滴滴達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一場仗英國長弓手確實立了大功,不過要不是這一幫法國貴族急著搶功勞,擅自衝鋒,長弓手也發揮不了這麼大的作用。”張曉說道。
“確實,軍中號令嚴整太重要了,這麼一場必勝的仗,就是因為軍心不齊,硬是搞成一場大慘敗。”李如柏感慨道。
“當年我看到吳起的故事,說吳起手下有一位兵士勇猛過人,擅自殺入敵陣,斬首兩級,結果吳起就要以軍法把他處斬。第一次聽的時候我也替這個猛士不值,可是這麼多年下來,我算是真真切切明白了,如果軍中不聽號令,那就不知道要白死多少人。一場大仗輸了,搞不好江山社稷都要動搖。”李如梅說道。
又是一陣閒敘,兩人告辭而出。
……
寧遠伯府中,李成梁坐在主位之上,幾個兒子坐在兩旁。
“如柏,如梅,老夫寫的那本書你們可曾送到,張侍讀那邊怎麼說?”李成梁問道。
“張侍讀收下了,說這本書寫得好,潤色一下就可以付梓印刷了。”李如柏說道。
“如此甚好,那這次你們去拜訪張侍讀,他可曾跟你們聊什麼,你們要一五一十都說一下,不要多也不要少。”李成梁嚴肅地說。
“後面我就是問了張侍讀他最近寫什麼書,張侍讀說他在寫講嶽武穆事蹟的《說岳全傳》還有隋末唐初歷史的《隋唐演義》,我和如梅就看了一下他的書稿……”李如柏就把他本人和李如梅對張曉兩本書的評價都說了出來。
“然後你就這麼直說,覺得張侍讀的故事讀過了,看起來沒啥意思?”李成梁問道。
“是啊。”李如柏說道。
“張侍讀客客氣氣讓你點評,你還真評上了。如梅那幾句話,好歹還是給張侍讀的書打個補丁,補全情節。你倒是好,還嫌人家的書讀起來沒意思?平時你就這麼跟上官還有同僚說話的?”李成梁一副恨鐵不成鋼的眼神看著自己的二兒子。
“那張侍讀說大家就是探討作品,不要太過講究嘛。再說我們幾個都跟張侍讀是老交情了,張侍讀不會計較的。”李如柏一副無所謂的樣子說道。
“我的兒誒,官場裡的話不是這麼說的。張侍讀是什麼人,那可是可以直達天聽的人。他出門去了一趟寧夏,就可以把黨馨逼得自己辭官,把威震寧夏的哱拜父子逼得離開了寧夏。為父叫你們去人家家裡,可不是讓你們去品評文學的。現在你們不交好人家,以後人家走了運,誰還記得跟你的什麼交情,不記你的仇就不錯了。”李成梁嚴肅說道。
“黨馨那是自己不乾淨,張侍讀也是奉了陛下的旨意,掛了都察院的官銜去的。如今張侍讀不是已經把御史的官銜卸了嘛。”李如柏還是有點不服氣。
“算了算了,孺子不可教。如梅,你來說吧,除了談這兩本書,你們跟張侍讀還聊了一些什麼?”李成梁向李如梅問道。
“後面聊了聊步兵如何剋制騎兵,張侍讀舉了西夷的例子,說以前歐洲有一個阿金庫爾之戰……”李如梅把當時幾人的討論也再複述了一遍。
“那些法國貴族著實也太過愚蠢,就這麼急著搶功勞,自己倒是統統成了別人的功勞。”李如柏說道。
“不不不,這些貴族一點也不愚蠢,都是精明過頭了。覺得英王被圍困,只要自己衝上去就能隨意立下戰功,還可以得到賞賜,甚至還可以讓國王加封爵位,只是一群人急匆匆去搶功勞,那勝敗如何就不由他們說了算了。我算是明白了,為何後面這幾年,我遼東鐵騎都損失的如此之大。按理說就算不能立克敵軍,全身而退也不難,肯定一個個都是想著去搶人頭,偵察也沒有偵察好,有了斬獲就亂成一團,結果就被人家打了埋伏,撤退的時候也是各自逃命,被人家騎兵一追,逃都逃不動。”李成梁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