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達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帖木兒當年滅國無數,還假冒小邦駙馬,稱臣天朝。後來又扣押我大明使臣,還意圖舉大軍入寇我大明,確實也是一代梟雄。你寫撒馬爾罕國的歷史,翰林院的對應藏書檔案你儘可能多看,把書寫的到位。這撒馬爾罕國興衰的經驗教訓,你也好好總結。”皇帝吩咐道。
“微臣定當仔細撰稿核稿,精益求精。”張曉說道
“聽說董其昌給你賜了字?你是最近與他交好的嗎?”皇帝問道。
“稟陛下,董編修品行端正,文章斐然,又擅長書畫,所以臣有事相求,又意氣相投,所以有此賜字。董編修賜臣字明略。臣覺得好聽,就用了。”張曉解釋說道。
“明略,明略。董其昌給你選的字,倒也契合。只是張曉,你除了明略,也要明道,更要明德。自古才高者多傲易折,就如孔夫子所言,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皇帝告誡道。
“謹遵陛下教誨。”張曉說道。
“那你回去就好好寫書吧,熱氣球的話可以搞的也先搞起來,如果有什麼材料短缺的也可以報個清單上來。就這樣了,你先回去吧。”皇帝吩咐道。
張曉告退而出。
……
京城,寧遠伯府。
李如松、李如柏、李如梅三兄弟又聚在了一起。
“大哥,該說不說,你也是夠勇的。各位國公都不敢出來表態,你就這麼站出來了。”李如柏說道。
“沒辦法,總要有人出來說話,反正大家都覺得我李如松傲慢無禮,不知禮數,肯定不會騙人,這不是我這個愣頭青一出來說話,大傢伙都信了嗎?”李如松說道。
“那天這麼多人聚在長安門外,真的都和你去酒樓吃吃喝喝了?”李如梅問道。
“那天那個節骨眼,有誰還有心思去吃吃喝喝,不過是藉著這個由頭,大家藉機散了,要不接下來誰知道能搞出什麼動靜。不過這幾日都要注意巡視京營各營,這次長安門鬧事搞的串聯,我也沒有預先收到訊息,國公們也沒收到訊息,差點不知道怎麼收場,搞得非常被動。如果張大人所言不虛,明年倭人就會來襲,那現在徵倭的將帥人選也在醞釀之中了,連幾個鬧餉的軍官都說服不了,誰信你能統領大軍。如樟如今都去西北建功立業了,我們幾個可不能一直閒置在京城裡。”李如松說道。
“還有本帥呢,本帥也不能閒置。”一個渾厚的聲音從幾人身後傳了出來。
“誰?!父親,你怎麼回來了。”李如松驚喜道。
“怎麼了,我還不能回來了?我這剛沒了總兵位子,一聲父帥都不願意叫了?”李成梁不高興道,一邊大喇喇走到主位坐下。
“這不是父親大人您說的,就算在家也要稱軍中職務,您已經不是總兵官了,您兒子倒還是都督僉事呢。”李如松反駁道。
“這只是暫時的,要是那個什麼豐臣秀吉真的敢來朝鮮,只要聖上再次啟用老夫,老夫率三千鐵騎,七千步卒,就能把倭人幾十萬大軍都掃滅了,把倭人頭領的人頭都砍下來送到太廟,百年之後老夫也能入武廟。”李成梁說道。
“我說父親,您這六十有餘了,又有九邊第一名將之稱,何必差這一功呢。倒是您的大兒子四十有餘,還未能建立赫赫軍功,您這還要跟我們兒子搶功勞?”李如松說道。
“誒,你們還有機會,老夫可是最後博一把了。跟你們直說了吧,老夫這次走了石尚書的路子,這統帥大軍,還要靠我這老帥出馬。”李成梁自信說道。
“父親,估計石尚書的路子您是走不通了。前幾日長安門之事,石尚書可是把責任怪到您身上了,說您近幾年征討葉赫、出塞草原,勝少敗多,軍士多物故。還說您吃空餉太多,現在遼東軍缺額嚴重,還要多支出好多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