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句流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於是,江允鬆開了雁晚的手,恢復了昔日的神色,柔聲道:「我有話對你講。待會兒我送你回去,好不好?」
雁晚遲疑了一下,再次明白什麼叫做「色令智昏」。她為江允故意耷拉下去的眼角妥協,勉強答應了江允的請求。
天黑以後,將軍府的小廝送來了一桌香氣逼人的飯菜。兩人對坐在桌前,旁邊雖有碳籠,雁晚卻仍覺得冷。她隨意夾了幾筷子菜,來填飽餓了一整天的肚子,靜候江允開口。
江允未動碗筷,他收斂著灼灼的目光,道:「雁晚,我要與你解釋三年前的事。」
三年前他被急召回京,緊接著便被兩封詔書絆住了腳,先帝更是以雁晚的性命做要挾,將他推向再也不能回頭的境地。
然而,江允的話音一落,雁晚便回應道:「陛下,我不願聽。即使您解釋得細緻周全,也不能把一千多個日夜抹去,更不能填平你我間的天塹。」
她凝視著江允的雙眸,坦然沉穩地變了對年少帝王的稱呼。
江允為稱呼上的轉變心頭一震,他忽有些後悔,自己或許不該在今日挽留眼前的女子。這樣強行的挽留,沒準會把雁晚推得更遠。
緊接著,江允便見雁晚嚴肅了表情,聽她說道:「陛下,您與他人的不同之處,在於我過去對您的感情,是男女之情。我可以身殉理想和道義,為師母、姐姐去死。但讓我為了男女之事而死,那我絕不願意。我這樣說,您能明白嗎?」
雁晚輕輕巧巧地便說完了這話,猶如一呼一吸那麼簡單。而江允卻無法不去體味個中深意,他低下頭,烏黑的睫羽輕輕顫動,指尖亦在掌心掐緊。
「我只是您一生中的趕路人,將來史官記史,談起大殷的第六位皇帝,最多隻會提起他做親王時,曾以雲州為封地,絕對不會提起我。我與您或在民間有流言、傳聞,但也僅此而已了。」雁晚看不清江允的神情,但她猜出江允此刻必定不好受,於是便鐵了心,要一次性把話講完:「您和我,從一開始就註定是殊途。我曾與您在一起,是因我堅信活在當下,及時取樂,並非是因我有多麼多麼地愛慕您。就算作是我薄情,辜負了您的真心。您是一國之君,不應拘泥於情愛,尤其是不應拘泥於我。」
若她選擇慢聲細語地說出這話,於江允而言便是千刀萬剮的凌遲之痛。而她毫不憐惜江允,竟把世間最鋒利無情的話利落地吐了個乾淨。
江允坐在她跟前,臉龐由昏黃溫暖的燭火映襯,臉上卻看不見血色。他恍惚之間看到三年前的雨夜,自己在太極殿前長跪不起的場景,又想起千靈轉達的那句話——祝陛下兒孫滿堂。
難道他受的苦痛,費的心思,只能換來一句不切實際的祝福嗎?
他把頭垂得更低,雙肩也輕顫起來。直到一滴淚順著他的面龐落下,他才痛苦道:「裴雁晚,你不是薄情。你對別人的情誼深如瀚海……你只是,不願意愛我罷了。」
「我在過去,對您也是有真心的。可惜,現在沒有了。」雁晚神色動容,她本想拍拍江允的肩膀,卻在抬手的一瞬間又收了回去,「天色晚了,我該回去了。陛下,您多珍重。」
語畢,她站起身,撈起了枕邊的髮帶和佩劍,並且從容地忽視了江允的慘狀,打算離開此處。
江允也抬起臉,雙眸含淚,目送雁晚走向門口。他望著雁晚瘦削的背影,忽然覺得,今日一旦放這個人離開,以後便真的不會在見面。
想到此處,他頓時慌了神,從座位上躍起,大步奔過去,拽住了雁晚的手。
雁晚狐疑地回過頭,卻看見江允滿臉淚痕,眼尾微紅,容顏在燭火照耀下艷得驚人。她難免懷疑,江允是否真的已經做了三年帝王。
帝王該沉穩持重,該殺伐果決,絕不會像眼前的江允一樣卑微而狼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