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娘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 永平節度使謀士梅永平,給張業獻上一計:謊報吐蕃犯我邊界,殺我百姓,奏請皇上興兵討伐,皇上若不允,可串通前朝大臣勸諫,還可在錦城製造輿論,說皇上置邊疆百姓於不顧,任由小族欺凌,讓之痛失民心;若皇上準了,吐蕃乃強悍之族,人口雖少,戰鬥力強,兩強相鬥,兩敗俱傷,我等再起兵興圖大業,一舉可成。 張業依計行事,一面叫府衙的掌書記,偽造吐蕃擾我邊境的口供,一面飛鴿傳信,給在錦城的李仁罕,告知自己的計策,再派出使者,帶上告急文書,八百里加急,報告朝廷。 接到邊境急報,正是掌燈時分,皇上在芙蓉殿,帶著兩位皇子,正準備晚膳。 他撂下筷子,一邊向勤政殿走,一邊讓常公公,連夜通知六位顧命大臣議事。 “中原多年戰亂,他們想趁火打劫?”皇上坐在軟墊上,從剛聽到訊息時的慌亂過後,他冷靜下來,想:“不對,建國之初,吐蕃族沒有趁著中原皇帝鞭長莫及之時,趁機打劫,如今,蜀國民富國強,它倒來作亂,此事定有蹊蹺。” “傳中郎將”,太監小勝子應了一聲,跑出門去,把站在門外的韋中郎將,喚進殿。 “皇上,張節帥是李衛事的外侄,此人心思縝密,勇謀皆俱,吐蕃人雖強悍,可是人少,高明之人更少,以張節帥的雄略武功,區區一個吐蕃族,能奈何他?”中郎將看完急報,提出了疑慮。 (二) “之前,皇上叫臣下,暗查暗算皇上之人,很多疑點都指向張節帥,”中郎將又說:“我們是不是打草驚蛇了?以致他要製造事端,轉移大家的目光,掩蓋謀害皇上之事。” “張業與李仁罕的司馬昭之心,早已昭然於世,可是,如若此事是真的,吐蕃乃是與契丹能抗衡的大族,若他們攻進來,後果不堪設想。”皇上說道。 此時,六位顧命大臣已等候在殿外,等候皇上召見。 皇上揮手示意,中郎將退過一邊,侍立在側,他與六位重臣,商討對應之策。 “皇上,雅州是國之大門,西接吐蕃國,南銜南詔國,兩國都是強悍之邦,如若處置不當,國之危也。”樞密使王處回奏道。 “王大人說的在理,皇上宜早興兵,拒吐蕃於國門之外,方能減少損失,此為上上策。”李仁罕說道。 “請問李衛事,何為中策?何為下策?”保寧節度使趙廷隱問道。 “中策是派使節去吐蕃和談,獻上金銀財寶,再派一位公主去和親,可消弭戰火,但卻失了我大蜀國的威嚴。”李仁罕睨一眼趙廷隱說:“下策是按兵不動,等著吐蕃攻來,再做抵抗。” (三) “李愛卿的計策甚好,只是要統帥蜀軍,派哪一位將軍去好?”皇上問道。 “天武軍和天雄軍有10萬之眾,離吐蕃最近,皇上何不調兩軍,天武軍從吐蕃北面進攻,永平軍從南面進攻,吐蕃再勇猛,也抵不住皇上的兩路兵馬的夾擊,一擊即潰,我大蜀國又可趁機擴大疆土,何樂而不為?”李仁罕回道。 “皇上,李衛事計謀好,為何不讓你的武信軍上前線,你知道前線刀劍無眼,怕折損自己麾下的將士?”趙廷隱站出來,諷刺道。 “你,太過狂妄……”李仁罕反駁道。 “非常時期,我們君臣要齊心協力。”皇上打斷李仁罕。 “皇上,依臣看,前方情況不明,還是先派使臣探明情況,再發兵不遲。”宰相趙季良說。 “若延誤了戰機,宰相可擔待得起?”李仁罕問道。 “李衛事,你是我大蜀的功勳,知道打仗打的是國力,應知,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總要花時間,做好後勤供應,這之前派人查探詳情,又誤不了時間。”趙季良回道。 “趙卿說得對,去雅州不過半日的行程,先派兩名使臣過去。”皇上最後拍板。 第二日一早,費加趕到宮裡,聽說費真在吐蕃官寨,安然無恙,又聽說土司大人救助費真之事,皇上才知道張業的狼子野心,“看來,要想法子及早除掉他們,不然,國家會毀於他們之手。”皇上心道。 (四) 再說,費真在土司處,得到桑加羅的照拂,歇了半月,腳上的疤脫落,已經能下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