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娘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 山區的天黑得早,亮得晚,皇上和費真習慣早起,雞鳴第二遍,他倆就起床了,用過早膳,啟明星還掛在天上,空氣裡溼漉漉的,往庭院裡一站,一團迷霧,瞬間圍上來,人成了黑灰色,不甚分明。 費真在山裡長大,此景自然見慣不驚,皇上倒來了興致,叫隨從在客棧候著,他們去去就回,話音未落,他拉起費真就鑽進了濃霧裡。 剛開始,他們看不清眼前的什物,險些碰到一棵樹,多行幾步,便分清楚了什麼是房屋,什麼是樹,什麼是人。 這種感覺,像是在空曠的地方捉迷藏,只是遮擋物,乃霧氣罷了。 皇上和費真互相追逐著,不知不覺,到了一個人頭攢動的地方,類似於錦城的早市,這裡的霧氣僅有薄薄的一層,好似所有人的身上,穿著一件灰色的外衫。 他們看得很分明,地上擺著三溜鐵器,有鐵鋤、斧頭、刀、鍋、鼎等等,樣式比省城更加繁多,更加實用。 趕早市的,大多是男性,年老者居多,他們在此選擇,稱手的農具和家用鐵器。 (二) “孟哥哥,冶鐵是府衙管制的,這民間賣的,是哪來的?”費真悄悄地問:“許是官府家的親屬,私自拿出來賣的?” “真兒,你瞧,這眾多農具,式樣比官府製造得多多了,實用性更強。”皇上說道:“這裡乃邊遠之地,定有不法之徒,暗中設定作坊,加工鐵器。” “孟哥哥,你說為何官家制造的顯老套,而民間製造的種類多?”他們向前又走了一段,費真問道。 “因為官家的官僚作風嚴重,他們因循守舊,不知道革新變故。”皇上回答道:“而高手在民間,他們為佔據市場,改良舊的鐵器,不斷更新技術,大大促進了行業的發展。” “何不?”兩人相視一笑,“真兒你說”。 “何不放開制鐵業,除去兵械製造,由官家專控,其他的私坊也可製造,以此讓利於民,以激發百姓的創造力。”費真侃侃而談。 “甚好”,皇上應道。 他們繼續走著,映入眼簾的是幾輛手拉車,車上放著細竹編的米兜,上面蓋著一層油紙。 “是米?”兩人猜想著,走近問道:“你這多少錢一斤?” “50文錢”,賣家是一干癟老頭,笑著應道。 (三) “什麼,要50文錢?”費真出嫁前,常跟著父親去灌口的市場採購,知道50文錢相當於半錢銀子。 “公子,我這鹽,無半分雜質。”老漢一邊揭開紙,一邊用手捻上一小囁鹽,放到費真眼前。 “老漢,鹽不是官府專賣的嗎?你這是哪來的?”皇上接鹽,問道。 “官府的鹽要100文一斤,百姓哪裡吃得起?”老漢有一些不耐煩,說:“你們買不買?不買請讓開。” “買,買”,皇上急忙說:“我們買三斤。” “不用這麼多吧?”費真在皇上耳旁說。 “打獵要用”,皇上跟費真點點頭。 趁老漢稱鹽,費真問:“老人家,你這鹽是哪來的?該不是來路不正吧?” “你放心,實話告訴你,我娘子老家在犍為郡,那裡產井鹽,這是我岳丈家井鹽產的鹽,減了官府的賦稅,所以才賣這個價。”老漢稱上鹽,用油紙包上,外面用繩拴住,遞給費真。 “老丈,你在這裡賣鹽,沒有府衙的人來管嗎?”皇上問道。 “天亮我們就散市,那時,他們還沒醒呢。”老丈見他們一下買了三斤鹽,和顏悅色起來,說道。 (四) “老丈,我有一事不知,想那鹽,埋在地下,挖上來,不是很髒嗎?”費真好奇心起,問道。 “公子不知,那鹽埋在地下三四百米深,打一口井,要一年的時間。”見無生意,老漢一邊收攤,一邊娓娓道來:“從井裡挖出的鹽,須經過18道工序,不斷地在清水裡溶解,蒸餾,再溶解,再蒸餾,如此反覆,晾乾後,方能得到這麼潔白的鹽。” “原來如此”,皇上說完,與老丈告辭,牽著費真往回走。 “是該嚴加懲治,販賣私鹽之風了。”皇上說道。 “皇上,若是我,能花半貫錢買的鹽,何苦花一貫錢去買呢?”費真說道。 “怎麼能堵住這股歪風邪氣?”皇上問道。 “古話說得好,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