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 (第1/2頁)
紙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甚至李洪記憶裡第一場起義發生的時間,就在長公主身逝後不久。
她還在世,就沒人敢作亂。
這樣一位奇女子,安枝從皇帝嘴裡聽過不少次。
和民間提到長公主時的敬畏不同,皇帝眼中的她,是個性格沉穩、細心體貼的姐姐。
據皇帝說,長公主和大部分女子不一樣,不溫柔、不活潑、不驕蠻、不俏皮,反而像個端方的書生。
每天過得極有規律,上午看兵法,下午練武,晚上則會默默寫些不給別人看的東西。
嗯……文武雙全的書生。
她對上孝順父母,對下關心弟弟,很有長姐風範。
聽說百姓會用長公主嚇唬不聽話的小孩,皇帝嗤之以鼻。
他說:「皇姐雖然算不上有多喜歡小孩子,但絕對不會做出傷害孩子的事情。她既有保家衛國的大義,也有大愛。」
長公主把草原徹底打服之後,鎮守邊疆的同時也大力發展民生,爭取讓被外族糟蹋過的城鎮早日恢復繁華。
最為難能可貴的是,她對草原人也不是一股腦地敵視。
「皇姐給我來信,說草原那邊有許多平民,活得比我安朝百姓苦得多。那些從我國搶走的東西,全部被草原貴族霸佔,底層百姓即使在戰場上拼了命也拿不到什麼。」
說著,皇帝嘆了口氣,心想連對外族百姓都懷有憐憫的長公主,怎麼在自己國家內就成了個母夜叉似的形象。
長公主雖然很久沒回京了,但是信件和禮物一直不斷。
安枝生病的那陣子,長公主還送了幾個軍醫回來。
即使不太對症,但這片心意確實讓人感到慰貼。
皇帝也從沒忘記過這位姐姐,逢年過節都有賞賜,生怕別人覺得地域隔絕了親姐弟的感情,從而看輕了長公主。
有什麼好東西都想著給長公主捎一份,不管是天薯還是新犁,都是研究明白後就第一時間往邊疆送。
以邊疆遙遠的距離,居然能和其他地方差不多同時收到這些東西,可見皇帝特地吩咐了要快馬加鞭送過去。
安枝對這位姑姑是久聞其名,從未謀面,不過看皇帝老爹的樣子,想必是個值得敬佩的長輩。
皇帝看著紡車,慢慢地向安枝解釋:「你姑姑得了天薯和新犁,很是有用,已經把被外族搶過的地方都重新發展了起來。」
「她上次寄來的信裡提到,天薯和新犁的存在是瞞不住的,草原人又掠奪成性,就算現在暫時沒有做什麼,總歸是個隱患。」
是該警惕……
安枝暗暗想,戰爭留下的傷疤還沒完全癒合呢。
自家日子不進反退,而有過矛盾的鄰居卻眼見著越過越好,長此以往,草原人能不起點心思嗎?
「皇姐就提出個辦法,或許可以開放互市。讓外族人用戰馬或者其他東西來換我們的糧食,只是管理上得嚴格一些。」
安枝迅速明白過來:「不過草原上最吸引我們的也就是戰馬。而這又是外族騎兵的立身之本,斷不可能輕易拿出來交換。」
用別的來換的話,安朝人又不一定願意。
外族在安朝眼裡就是窮兇極惡的蠻夷,他們的東西確實不夠精緻,安朝都有點嫌棄的。
但是有了紡車和織布機,這個問題就順理成章地解決了。
外族養羊看中的是羊皮、羊肉和羊奶,不把羊毛當回事,如果安朝說用羊毛換糧食,想必他們十分樂意。
估計私底下都會覺得自己撿了大便宜。
皇帝興奮地點頭:「安安真聰明!這下不僅是眼前的事情解決了,以後的好處還多了去了。只要外族發現養羊比養馬更能把日子過好,養羊的人就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