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使者收起敕命,一切禮節完畢,才虛扶了一把蔡邕,低聲安慰道:「蔡公可是為陛下不召入朝而疑惑?稍安勿躁,朝中三公集議以為,如今還不到時機,待張舉覆滅之後,自然會召蔡公回朝。」
蔡邕這才心中釋然,尷尬一笑:「哪裡哪裡,這些年得以拔擢後進,也頗慰平生。在朝在野,都是為天下蒼生謀。」
跟李伯雅的交易哦不是交情,真是這輩子最划算的交情了。
一番客套後,甄府分出一些家人自去款待使者。
蔡、李則持敕命自回內院,但對他們的恭維狂潮卻顯然才剛要開始。
「恭喜恭喜啊,李長史年僅18,便授秩千石。一年之內,四易其官,論少年得志,真乃本朝罕有。」甄家的幾個管事、還有今天來這兒晃悠的二少爺甄堯,連忙紛紛對李素道喜。
「唉,官職大小不重要,都是為朝廷效力。」李素連忙謙遜。
甄堯堅持道:「李兄過謙了,蔡公與李兄肯在寒舍著書刊印,使寒舍蓬蓽生輝,今遇如此大喜,自當設宴慶賀。想來用不了幾天,幽州那邊和中山本地,都有不少官員會來慶賀,招待的事情,請李兄放心,有我們甄家操持,不會墮了禮數的。」
然後,甄堯就吩咐準備幾席最繁華高檔的酒席,讓管事陪蔡邕和李素飲宴慶賀。
但他自己還有孝在身,就不陪喝酒了。
與此同時,剛才躲在後面看熱鬧的蔡琰和甄家女眷,也才敢竊竊私語討論起鬨。
有一個跟蔡琰年紀相仿的小姑娘,是甄家的大小姐甄姜,今天本來是帶著二妹來找蔡琰玩的,美其名曰「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學習吸收一下「當世知名才女」的氣質。
因為服孝的關係,她們每次來也絕對不會找李素玩,穿著一身白絹的裹衫孝服,非常謹慎禮貌。
她們學識不如蔡琰,就拉著蔡琰偷偷問:「姐姐,那『擁節長史』是個什麼官?剛才的敕命都聽不懂呢,好話說了一大堆,到底是個什麼嘉獎?」
蔡琰對朝廷官制頗為瞭解,便耐心解釋:「那是可以全權代表朝廷、負責跟烏桓各部交涉的使節呢。本朝蘇武出使匈奴、班超出使西域,皆擁節以代表朝廷威儀。」
甄姜頓時驚訝:「哇,可李世兄才不到20歲啊,也並非豪門貴胄,這就能持節代表朝廷了?姐姐說的班超,便是『投筆從戎』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那人吧?」
二妹甄脫在旁邊聽了,也忍不住插話:「我聽兄長講過故事,班超可是帶領三十六人,就在鄯善國斬殺了匈奴使團五百人、逼迫鄯善王棄匈奴而歸漢呢。
莫非日後李世兄出使烏桓,也能建立班超那麼大的功業?那還真是英武逼人、文武全才呢。」
蔡琰雖然覺得不太可能,但聽了甄家兩位小姐的腦洞,也是有些心馳神往。
那可都是載入史冊、留下許多知名成語的美談了,師兄也能做到嗎?
「這我就不知道了,或許師兄就是如此奇才吧……」
三人敘談了一會兒,就相當於後世小迷妹喊了一堆666,倒也沒有往歪處想。
主要還是她們過於年少,純粹類似初一女生當追星族的心態,感覺好奇驚嘆,並無他意。
甄姜才剛剛13周歲,二妹甄脫12。另外三個連出門都沒資格的妹妹,甄道10歲、甄榮7歲、甄宓5歲——如此年幼能有什麼邪念?
……
蔡琰被甄家小姐們纏住問東問西,問了很久。直到甄家小姐回去,她才抽出空來,回內堂偷看一下進展。
蔡邕和李素,也已經被甄府的管事殷勤勸酒、飽餐了山珍海味、膏粱鮮腴。
蔡邕年事已高,體力不濟,多喝了幾杯就被甄家的僕人服侍去屋裡睡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