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北伐恨(三) (第1/2頁)
故宋壯武將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統帥幾千人的部隊,河北東路兵馬鈐轄,修武郎,八品官,低成這樣的官位,南宋賤武之況可見一斑。
南宋那時就是這樣,忠義臣子相繼死難,賊人奸臣一個個身居高位莫不敢制,不亡才怪。
從嘉定十七年到寶慶三年,楚州兵變三次!兵變之人還就是一個,李全!
第三次,也是最兇的一次,一路打到揚州,遮絕道路,京西制置使援軍不可至!
宋朝什麼手段可以想象
在一步步的內訌下,孤軍出陣誓師北伐的彭將軍一死,整個河北山東局勢山河日下,一年以後,山東淪陷。
寶慶三年,山東全境覆滅。
正式開戰,寶慶三年,1227年西川大戰。
紹定四年,死人百萬。
至端平,我們的鮮血,浸透了整個端平的歲月。
端平二年,宋蒙開戰,在汴洛慘敗之後,蒙軍以此為開戰口實立即反擊,由窩闊臺次子闊端,三子曲出,繼領國王位木華黎之孫塔思率領,發動大軍兵分兩路,從西川起戰線直抵江淮。蒙古大軍掠下,首戰徐州,徐邳大戰,城池陷落,南宋主將國用安投水自盡,全城將士全部犧牲。
此戰,有一人,破城者,萬戶張柔,其子,張弘範。
徐邳之戰,南宋後方陷入大規模混亂,蒙宋戰線首次點進了江淮,在這種死亡衝擊下,本就文貴武賤積怨極大的南宋軍隊徹底爆發,從京都到京口,多處爆發大規模兵變,千人以上,南宋內部不穩可見一斑。
端平二年秋,蒙古大舉南攻,多處叛亂投降,京湖制置副使汴洛敗將全子才連夜遁逃,不戰而潰,諸州望風而降。
軍心低迷
此役,蒙古大軍橫掃而下,宋荊鄂副都統樊文彬死守棗陽,全城僅守軍數千,蒙古皇子曲出兵臨城下,投石機日夜不息,死守月餘。
終,蒙軍大舉增兵,守將樊文彬血戰五十餘陣,城破陷落,大宋荊鄂副都統樊文彬自殺殉國,守軍全軍覆沒,全城十四萬百姓全數被屠。
此戰,樊文彬孤立無援,沒有援軍,京滬制置使趙範無派援軍。
趙宋其實真的不值得武將們用生命保衛
蒙軍一路南進,在圍攻棗陽,迫攻襄陽的同時,大軍直插向南遮絕道路,江陵首當其衝,此戰南宋主將李復明率軍出戰,戰死城下,全軍敗沒,蒙軍順勢橫掃沙市,全城屠城,城中二十餘萬民眾悉數被殺。
棗陽陷落,蒙古舉攻襄陽,峭石灘之戰擊破宋軍水師,十一月十一日蒙古渡過漢水,破關殺將,兵臨城下。
襄陽城下,宋軍拼死奮戰,軍隊一支支反覆出城,反覆血戰,終擊退蒙古,保下襄陽。
襄陽既戰,蒙古一路南下,掃掠峽州,飽掠而歸。
歸途中大軍轉向,一路橫掃向東,並允許地方自行求和,不然開戰,沿途州城無力抵抗,只能紛紛獻金求和。鐵蹄踏過一片斷壁殘垣,最終在黃州城下被孟拱將軍擊敗,蒙元南侵終止。
“你說我們打個甚來!”
“死那麼多兄弟白死了!”
昏聵無能賞罰無度,此戰文臣趙範統御無能,戰後怨氣橫生,終成襄陽兵變,激怒計程車卒們奮起攻上,百三十年繁華盡成一片灰燼。
百年積怨,內亂永不休止
這就是南宋
此時江淮兩岸,京湖之地已是一片血火,另一路闊端所率蒙古大軍已兵至西川,但是他們並未直接進入,而是先掃蕩外圍的金國殘餘,其中被掃蕩的一個人就是——汪世顯。
汪世顯,金國名將,金亡後固守四州之地,試圖投奔南宋,然宋廷右丞相鄭清之忙於內鬥趙彥吶,對此鄭清之故意報復,不同意收降。於此同時,蒙古大汗次子,皇子闊端親自招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