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唯一需要擔心的是,山西人對塞北幣的接受程度,這裡就要依靠晉商了,誰也不好使。
因為老百姓不願意接受塞北幣的唯一因素就是擔心這紙錢不能用來買東西,而晉商尤其是大晉商在塞北都有生意和產業,他們早都接受了塞北幣,甚至大多數票號就經營塞北幣和晉鈔的兌換業務。而更多的晉商從事的是商業行為,簡單說買賣油鹽醬醋茶這樣的生活必需品的大多數都是晉商,塞北的情況是這樣,山西就更不用說了。
因此只要晉商接受塞北幣,那麼百姓就接受。就算是那些一直窩在山西沒有出去的土包子商人不願意要塞北紙幣,那麼那些大商人巴不得呢,塞北就近在咫尺,工商業又相對發達。他們大可以大肆販賣塞北商品進入山西,那時候這些土老帽商人得到的唯一結果恐怕就是生意的損失,和市場的喪失了。
因此在大量塞北幣源源不斷的供給下,原本就經營塞北幣和晉鈔兌換業務的票號生意瞬間火了起來,很多在戰爭中幾乎破產的票號重新煥發了生機,而老百姓手裡的紙鈔也再次有了價值,從大同到太原各個城市中的經濟算是穩定了下來。
可是就跟事前預料的一樣,塞北的商品果然大量的湧入了山西,毛紡織品、皮衣皮靴皮鞋、棉花棉布成衣、牛羊牲畜肉食罐頭,甚至大量的糧食都在往山西一火車一火車的運輸,形成了一股宏大的商品流,與商品流對應的是,剛剛進入山西的塞北紙幣又紛紛回籠,出現在了塞北的市場上。在這個過程中,雖然商人們賺了大錢,但是大量新出現在塞北市場上的通貨,造成了一定的通貨膨脹,塞北的物價開始升高,原材料價格提升,如果此時不順應提高工資的話,就會造成社會問題。
這些事情是事前大家都沒有預料到,或者不去設想的,於是只能採取緊急措施。在山西到塞北的道路上設卡,收取厘金,防止大量的塞北商品輸入山西。
當然這是治標不治本的原因,山西市場上的紙幣之所以會往塞北流,只是因為戰爭對山西經濟的破壞,讓山西的企業無法為市場提供足夠的商品。因此在限制塞北商品流入山西,讓山西紙幣回流的同時,又給山西的企業提供貸款等方式,讓他們儘快恢復生產,尤其是山西最有競爭力的工礦業,要麼是得到大量的貸款,要麼是讓塞北的礦業巨頭兼併重組。另外也鼓勵塞北企業到山西來投資,這裡有豐富的勞動力和礦產資源,同時也能提供較多的受教育的工人,是個不錯的投資地。
一連串組合拳之下,三個月後山西經濟終於恢復到了戰前水平,畢竟這裡不是戰場,雖然由於金融原因各行業都受到了打擊,但是企業裝置都在,工人也都在,只要提供了資金,開啟了市場,經濟巨輪很快就又轉動了起來。第四個月,塞北整府取消了路卡,開始允許兩地自由貿易。
山西省終於穩定了下來,一千多萬人口,以及相當數量的大學中學小學,以及受教育的人口都落入了塞北勢力的口袋。加上同樣是在這次戰爭中併入塞北政權的西北地區,塞北邊防司令長官公署下轄地區包括塞北省(後世內蒙古主要地區加上寧夏)、甘肅省、新疆省、外蒙省、以及最後納入塞北邊防司令長官公署管轄的山西,塞北控制了五省地盤。人口也大幅度增加,原本塞北人口就已經接近了三千萬,這段時間河南西北大旱已經有數百萬人逃往了塞北,加上河北地區的移民,還有新疆的納入,已經達到了三千萬。而現在新納入管轄的山西有一千一百萬左右的人口,甘肅則有五百多萬,寧夏也有五十萬左右,塞北人口在創新高,達到了四千六百多萬,實力大幅度提升。
但在實力擴張的同時,也增加了新的負擔,這些新納入的地盤,除了山西外,都是非常貧苦的,尤其是西北地區,人口結構複雜,各民族雜居,自然環境惡劣,自古以來就是依靠中央輸血的地區。自辛亥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