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陳嘉申點了一下頭,又搖了一下頭,直言不諱的說:「我是會首,我僅是南籌總會的會首,況且這僅是個鬆散的聯合體,我個人聲望還未達到振臂一呼千夫景從的地步。」
「您不同意在本地建立有政治目標的政黨?」馬遷安有些不死心。
「是的,沒有必要,我沒有必要與殖民政府對抗,對抗如不能成功,那樣會摧毀我們幾代華人的心血,我始終認為這裡只不過是華人被迫寄居的地方,我們連公民權都沒有,這塊地方誰來統治對我們華人來說都無所謂,我的祖國是中國,我們終究會葉落歸根,回到她的懷抱。」
馬遷安一拍腦袋,心中暗自後悔,又辦了一件操之過急的傻事。他忽略了陳嘉申對祖國的感情,忽略了老先生一直把自己視為中國人,他不認為自己腳下的這片土地是自己的故鄉,他認為沒有義務去管本地的政治風潮。
歷史上陳嘉申儘管在南洋出生成長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他畢生視中國為祖國,把自己視為中國的子民,隨時願意為中國而獻身,他對中國大陸政治的熱忱甚至超越了他的商人稟賦,以至於毀家救國。但另一方面對南洋當地的政治和本土人民反抗殖民壓迫的鬥爭則不關心,始終作為一個局外人。
每個人都有其侷限性,不論他曾經多麼偉大,或者正在偉大。
「那麼打個比方來說,假如日本人侵佔了南洋,打到了您的第二故鄉,您會怎麼處理?」
陳嘉申瞪了馬遷安一眼,「當然要抵抗,就像中國國內的抗日一樣。」
「那您不覺得英國人與日本人都是一個本質?」
陳嘉申回答不上來,又瞪了一眼馬遷安。
「那麼您聯絡眾多的華人社團最終目的是什麼?沒有考慮到本地華人落地生根的要求?」
陳嘉申嘆了一口氣,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對馬遷安解說:「我已經一把年紀了,所餘時間不多,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中國戰勝日本人,恢復和平,就已經是我最大的願望了,其餘的,我沒有精力去想,也沒有精力去做,你若是還有此想法,想幫助本地華人落地生根,趕走騎在頭上的英國人,那麼我可以推薦一個人,他倒是與你有相通的語言。「「誰呢?」
陳嘉申抬頭看了一眼稍顯急迫的馬遷安,嘴角咧了一下,「哦?聽到有同志,心癢難耐是吧?」馬遷安嘿嘿一笑,不得不被迫收斂迫切表情,幸而陳嘉申只是打趣,他仍然說了下去:「他叫陳幀福,50多歲正是年富力強的階段。他是英籍華人,現任海峽殖民地行政議會執行委員,我與他聊過,他主張文化葉落歸根,政治上落地生根,這種觀點很合你的胃口不是嗎?」
話題進行到這個地步就已經沒有再進行下去的必要了,老先生對馬遷安建立武裝的想法沒興趣,他所有的身心都放在了中國國內。馬遷安也不想再談這個話題,老先生不感興趣不代表別人不感興趣不是嗎。而且馬遷安也知道,現在的馬來人還沒有反殖義的意識,反殖民lang潮的時間還未到達,況且英國與日本的狗咬狗戰爭還未開始,誰願意在這個時候在南洋掀起風lang啊,那是腦殘。馬遷安只想灌輸反殖識,間或開點小差建立一支將來反抗日本人的武裝,撈足政治資本,然後在戰後利益上切一塊大蛋糕而已。擁有了這支自己打底建立的武裝,將來為華人說話的時候,底氣也足,免得什麼巫人黨印人黨在日後佔據政權,欺凌華人。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空穴來風,華人若沒有武裝,保不齊在戰後在別有用心的人挑撥下,被原住民來次血洗。
聽到陳嘉申略帶調侃的話語,已經想明白了的馬遷安點頭應付道:「很合胃口,不過既然先生不願再談這個問題了,我也尊重先生的意願,我們來談談另三點建議吧。」
陳嘉申長吁了一口氣,馬遷安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