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財政壓力 (第1/2頁)
秋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隨著藕池技術的普及,全鄉有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藕池(稻田)建設中,一個月的時間裡,孫宗遠的農場已經建設了5000畝的藕池(稻田),周圍村子的群眾看見農場建設完成把第一批錢分完,就各回各家建設自己的藕池稻田了,任何人任何時候都不要低估群眾的力量,村子裡的幹部把規劃一公佈,各家各戶邀請親朋好友的來建設,僅僅三個周,就又完成了3000多畝土地改造,來的親朋好友也學會了藕田稻田還要技術,又回到家裡開始了自己的農田改造,一直幹到冬至交九下了大雪田地封凍為止。
期間,李建國書記和趙鄉長多次到現場瞭解進度和技術,看到群眾激發出很感慨啊:
“這麼多的人啊,馬車牛車膠輪車和拖拉機,拉料的,拉土的,你們看基本不用幹部督導就乾的又好又快,我們的群眾太能幹了!”
縣裡領導也來紅花鄉視察現場,地區的職能部門水土保持中心也到現場親自指導,發現紅花鄉的工作不僅組織的好,關鍵是質量還非常的好,田、塘、路、渠綜合配套,場面熱鬧、質量可靠,這不地區李傳友書記就又偷偷過來檢查一下,發現與各級彙報的屬實,就安排宣傳部門加大荒漠化治理的內宣和外宣工作。
結果是新華社來人了、電臺的、報社的記者和省裡的、農業部的領導也來視察指導工作。
好一陣迎來送往的接待,領導來不光看紅花鄉的荒漠化治理工作,還看了紅花經濟開發區、電子廠、泡麵廠和火腿腸廠,還看了生豬養殖基地建設和“人均一頭豬致富工程。”
上級領導和新聞媒體對乾河地區、安陽縣給予充分讚賞,特別是對紅花鄉更是讚不絕口,說是闖出了一條農村扶貧開發和群眾致富的新路子。
陪著領導看的都是各級領導,孫宗遠一個方面抓荒漠化治理的進度、質量和勞動場面,另一個方面是把幾個廠子負責人叫在一起開了個會,安排了生產環境和彙報側重點:
突出解決農產品生產難、技術難、銷售難和勞動力富裕就業難等“四難”問題、解困脫貧勤勞致富上來。
各個負責人在給上級領導彙報的時候都是超發揮,有事說事,有故事就講故事,有困難也毫不掩飾,領導們給予高度評價。
由於現在是改造階段,還沒有種植更沒有收益,所以省部級領導達成一致意見,等秋後有了效益再廣泛宣傳。
縣委為了加深領導對全縣的看法,有幾次上級視察和報社媒體,就引導著去了劉莊鄉改造現場,還看了劉莊食品廠和飼料廠,大家嘖嘖稱讚!
劉莊鄉複製著紅花鄉的經驗做法,得到縣裡政策認可之後,也改造荒山野嶺4000多畝,徐百福無意間也收穫了很多領導的讚賞。
好幾次趙雲成鄉長開玩笑的跟孫宗遠說,是不是晚上枕邊風吹到劉莊鄉了?
李建國書記就給解釋說:
“人家書記是孫宗遠的老丈人,幫下忙也是應該的。再說這項工作利國利民我們也沒有損失什麼。”
孫宗遠連聲說謝謝理解!
安陽縣更是收穫最大,一個鄉的體量肯定不如一個縣,安陽縣也是內心激動不已,領導也是要加大力度扶持,改造有多少就扶持有多少,李建國書記更是首拔頭籌破了萬畝數量!
孫宗遠最初還知道每天的改造建設進度,一個月後,匯總情況的時候各村基本靠估算來報數字了,為了徹底瞭解整個冬季荒漠化治理的進度,不得不組織了三十多口人,挨村挨戶的落實藕田稻田的改造面積。
結論出來,截止到冬至這天,全鄉一共改造成良田的荒漠化治理土地畝。改造質量好的不能再好了,除了百成農場最初回填土40公分之外,後面回填土的大都是80-100公分的土壤,群眾明白自己的田自己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