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工作建議 (第1/2頁)
秋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今春鄉鎮把基礎做好地瓜石上好,縣裡負責上河沙灌填壓實,地區負責道路瀝青鋪設。
十八米的路面,中間9米先鋪瀝青,兩側過兩年再鋪,減輕了瀝青攤鋪工程量和成本,這個時候能夠攤鋪瀝青的裝置只有地區交通局才有。
對一個義務工給予1.5元的補助,群眾需要走出來不在家門口吃飯住宿都不方便,給點補助也是應該的。
沿線所有大型橋樑今年開始動工,施工隊伍不夠就從周圍地區找,聽說他們的施工隊伍承攬的工程量不多。
地區成立指揮部,每個廳級幹部靠一個縣市,縣裡也成立指揮部,一線指揮掛圖作戰!
時間定在五月中旬,這個時間春播已經完成,雨水少,離麥子收割還有二十天時間,是個空檔期,利用十五天時間完成路基整修任務。
利用開工前的一個月時間,調動各方面技術力量全力規劃,把任務分配下去。
某天下午五點,孫宗遠被地委的小車接到了政府招待所一個房間裡,房間裡有四個人:地委書記李傳友、地委副書記、專員孫配清、地委常委副專員沈從德和地區交通局長王家玉。
王局長給孫宗遠簡單介紹了兩條交通幹道的規劃設計情況後,李書記說:
“宗遠,我們把這兩條路的規劃設計拿出來了,但是心裡總是感覺不踏實,好像有些地方我們沒有處理好,你有經驗,作為一個旁觀者給我們提提醒,說說你的意見。”
孫宗遠認真看了規劃設計邊看邊用筆記錄下來,前世乾河地區受到交通制約發展的比較緩慢,一直解決交通的幾個瓶頸之後,乾河才迅速發展起來,但是機遇期已經過了一半,被南面蘇省同等規模的城市遠遠超越了,乾河三十多年也沒有追上,反而是越拉越遠。
有了這次能夠給地區參謀的機會,一定想法破除這幾個瓶頸,徹底解放乾河地區內生動力,實現魯省乃至北方率先崛起。
“各位領導,那我就知言不盡了,說錯了的話請您們多批評。”
“好好說,就當我們是學生吧!”李書記說道。
“我的建議有這麼幾點。”
旁邊的王局長趕忙拿起筆,準備做記錄。
“東西向的327國道,我們可以不這樣修,東部我們可以連線我們省的石廈港口,畢竟將來我們運輸走省內港口比省外港口方便的多,所以我們在乾河市東側25公里板林鎮改道正東通向石廈港口,改道長度我看也就有20公里的樣子,但這樣我們45公里就到達海邊港口了,這有利於我們的發展。如果繼續循著327走,我們得多走100公里才可以到達蘇省海邊港口,得不償失啊。這是第一點。”
李書記等幾位領導點頭稱是。
“327西側從鄒山地區進入用乾河地區,其中有30公里在山區,道路彎多坡陡,不利於通行。我的建議是從石井這個位置直通地區界,三處高山用隧道打通,我估算了下總長度不會超過3公里,但是可以縮短距離20多公里,關鍵是快速提高了通行能力,通行安全還得到保障。”
“???,還可以這樣來嗎?”幾個領導很驚詫!
“我們沒有隧道施工隊伍啊?”孫配清專員問。
“孫專員,我們可以換個思路,沒有隊伍我們自己拉隊伍。可以統計一下全地區最近十年內退伍的工程兵,把他們集中起來,購置些裝置,建設一直專門開挖隧道施工的專業公司,我們這幾個隧道就算是他們練手的活,以後全省乃至全國交通大建設有的是他們大顯身手的舞臺!”
“我看這個意見好,老沈,你具體負責拿個籌備方案吧。”
“好的,書記!”沈從德回到道。
“第三個是216國道從外地區進入乾河地區十公里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