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白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剛開業幾天,就準備這四菜一湯,還有大蒸箱蒸出來的米飯,已經擀出來的麵條。
米飯跟面都還好說。
就是這炒菜是最關鍵的一步。
裡面出來蘑菇雞塊做得比較複雜之外,其他都還很簡單。
只是清炒蔬菜不能長時間放,其他麻辣豆腐,辣椒炒肉,都是炒好之後放到大鍋裡,等著盛出來就行。
蘇糖找鐵匠設計的臺子,也跟現代食堂那種盛菜的臺子一樣,只是定製需要時間,估計要半個月後才能拿過來。
這些都是後話了。
現在的蘇糖正在做辣椒炒肉,這個鍋裡不是一人份的辣椒炒肉,而是十幾個盤菜的量。
所以不管哪個東西,都是很需要力氣的。
郝師傅跟四個幫廚從來沒見過這樣的場景,他們一直做的都是一鍋一份的菜。
這種大鍋飯,只有人口眾多的鄉下人這麼做吧。
這麼炒出來,味道真的會好嗎?
但是蘇糖的動作讓他們發現,她的動作好像非常專業?
先是把切好的肉都放到大木盆裡,用麵粉雞蛋給豬肉勾芡,攪拌之後,再拿來一大木盆的青椒。
每次要炒多少,蘇糖就拿出來合適的量。
最後放到鍋裡經過爆炒,香味馬上四散出來。
郝師傅立刻明白蘇糖的意思了。
原本他以為所謂的四菜一湯,要一個人一個人炒,那樣實在太麻煩了。
但蘇糖意思是,把所有菜都做好,等著客人過來盛飯就行。
這樣對時間緊張的客人來說,那是最好不過的。
當然了,這種方法不是獨創。
可是在酒樓裡卻是獨一份。
畢竟現在的人對酒樓理解,那就是坐下來慢慢享受,慢慢吃東西的。
但蘇糖完全打破了這個想法。
酒樓,也可以是為了便捷服務的。
不需要坐下來細嚼慢嚥,不是隻有上檔次,才是酒樓。
這個想法在現代人看來正常。
畢竟現代很多飯店就是為了快捷才有的,不存在那種下館子吃飯就是體面的事情。
可古代人不同,古代的物資匱乏,商業沒那麼發達。
許多人一輩子去館子吃一頓飯,那就是可以吹噓半輩子的事。
之前的迎春樓也是這種風格,否則也不會在酒樓設冰窖了。
蘇糖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
她就是要把餐館變得快捷,或者說,就是要在西城開便捷餐館。
你會在工地開五星級大酒店嗎?不會吧。
就是這個道理,即使工地的人有錢吃,那也不會在幹活的時候吃啊。
扒拉兩口就要掙錢去了,誰有空先去點兩刻鐘的菜,再等兩刻鐘上菜。
這不行,絕對不行。
就在眾人思考的時候,蘇糖擦擦頭上的汗,已經把辣椒炒肉做出來了。
接著做下面的菜。
而郝師傅也反應過來,跟著打下手,蘇糖做的就是改進食材的處理方法,讓食物更可口。
四菜一湯做完,旁邊的綠豆湯也熬好了。
綠豆湯熬得不是那麼稠,主要就是喝口解暑的湯,現在已經初夏,在夏天喝口綠豆湯,誰不喜歡呢。
今天是試菜,也是蘇糖告訴大家運作方法。
炒好的四木盆菜都被端到大堂裡,放到大堂一側的桌子上。
蘇糖讓大家排著隊來端屬於自己的四菜一湯。
木匠此時已經把第一批一百個木盤拿過來了,蘇糖讓自己的員工們先拿木盤,然後排隊,自己則站在飯菜的另一側。
蘇糖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