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兵臨 (第1/2頁)
開擺的阿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放在了青江北岸的前線陣地對於廖易來說,純粹是為了噁心一下左寧渡河,雖然說直接把主力頂在河邊修建營寨攔住左寧不讓他渡河看上是最上策,但是考慮到了左寧手裡還有一支一萬人的崖州水師,就只能打消這個念頭。
如果河岸營寨在修築的過程中一直被左寧派崖州軍過來騷擾,阻礙進度,那麼不但平白無故的損失兵力,這樣好不容易才稍微提起來計程車氣可能就因此又垮掉了。
如此一來,豈不是得不償失?
所以作為主帥的廖易並不希望自己手底下計程車卒就這樣被左寧分散地逐個消滅,就囑咐了前沿灘頭陣地計程車卒,若是見到左寧大軍,是借水師渡江的,那就直接放了灘頭陣地,退回來土城。
以免無謂的犧牲。
……
“報!左寧大軍乘崖州軍的艨艟戰艦橫渡青江北上!”
站在幾丈高的土城之上居高臨下,廖易的目光死死地盯著最前面,大概有十餘里的那條波濤洶湧的青江,眼神也變得格外的凝重,但是他扭頭看了一下這些時間早就修築完畢,綿延數里的防禦工事,擋在了敖洛的前面,心裡也是稍微安心了許多。
至於把土城建在這裡,確實是因為左寧要想順利擊破三鎮防線,那就一定繞不開敖洛,想要擊破敖洛,這裡一定是左寧的必經之路,只有這裡正前方的青江水流緩和,適宜橫渡,而且周圍方圓百里的地界也只有土城前面這一個扇形的區域地質足夠結實,能夠安營紮寨,適合作戰,其餘地方甚至還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水澤,所以左寧只能走這裡。
之前在放棄了涿郡,準備在這邊修築土城的時候周政也問過,為什麼不直接搶下左寧唯一的安營紮寨的地方,而是留給了他。
廖易是這麼解釋的:
三鎮防線由綏遠津,陽水和敖洛組成,但是分工極為明確,一個主水路上的隨時支援,一個乃是青州第一糧倉,只有敖洛是主戰的,加上敖洛建在了青江以北二十里的位置,但是兩面都是水澤,根本無法讓步卒戰鬥,變相形成了一個易守難攻的地勢。
如果放棄這天然的地勢出城去在渡口堵住左寧,是不現實的,左寧手上有崖州軍,在青江上面來去自如,干擾他們修築防線簡直不要太輕鬆,若是左寧知道他們想要堵在渡口修建防禦工事,便親自過來搞破壞,不但可以隨時跑路,自己這邊也會根本建不起來任何有規模的防禦工事還會損兵折將。
這番合理的解釋也讓周政沒有再說什麼,畢竟當時也不知道公孫郴會來,也還沒有去請,就是公孫郴現在過來了,也不一定會出面阻攔左寧阻擋他們修築灘頭陣地的行為。
廖易的這番決策確實才是最為穩妥的上策。
畢竟左寧那一人衝入五千輕騎之中,肆意屠戮,打得南襄輕騎全軍覆沒的戰績太過於有威懾力了,求穩的廖易不可能這麼做的。
他是一個謹慎的人,做任何事情都喜歡求穩。因此,當他決定建造一座土城時,他會仔細考慮所有可能的因素,以確保土城的建造能夠順利進行。
他仔細地研究了地形和敖洛的位置,發現敖洛以南五里的地方是一個理想的建造地點。這裡地勢平坦,有足夠的空間來建造土城和箭塔,同時還在土城的前面佈置鹿角十重,以增強土城的防禦能力,阻擋左寧大軍推進的腳步。
甚至為了確保土城的質量,廖易這幾個月都待在了這裡親自到進行勘察,仔細地測量了土地的高低和坡度,他還考慮了土城的防禦能力,設計了多重防禦工事,以確保土城能夠抵禦敵人的攻擊。
各百步就有一座箭塔,看上去簡陋實則極為堅固的土城就是他這個宗師過來全力以赴地轟上一拳也只是掉了一層土灰,除了左寧,攔住其他人根本不在話下。
站在土城上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