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大一上學期:複雜的人際關係 (第1/3頁)
刀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大學生活裡,伴隨著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是人際關係。大學生都已經是成年人,人際關係比中學時代更加複雜化。
小學中學時代的人際交往更加註重情感需要,利益考慮少。對於畢業後走入社會的成年人,人際交往更加註重利益,情感考慮少。
人在中年以前,隨著年齡增長,人際交往的情感性逐漸減弱,利益性逐漸增強,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都感到,小時候容易交往到單純的朋友,長大後就不再容易交往到真心的朋友了。
對於處於未成年人向社會成人過渡階段的大學生,人際交往既有情感需要又有利益考慮,情感和利益交織讓人際關係變得複雜,有時候甚至不好分辨對錯善惡。
與人交往、希望得到別人的愛護和尊重是人的自然心理需求,對於青春旺盛、情感豐富、精力充沛的大學生更是如此。大學生自由時間多,如果長時間獨來獨往,會感到孤獨寂寞,甚至產生心理問題,交往朋友成為自然心理傾向。
經過從小家庭環境、小學中學環境、社會環境和個人成長經歷的影響,已經成年的大學生人格已經基本定型,每個人的性格品行、道德素養、行為方式、生活習慣都有很大差異,這讓交往朋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與人交往不慎甚至會給自己帶來災難,涉世不深的趙山文就在這個年齡栽了跟頭。
宿舍是大學裡最自然的交往單元,宿舍同學既是每個大學生最容易得到的交往物件,也是不可避免要發生來往的物件。
趙山文生活的217宿舍,剛開始同學之間相處都很友好,整個宿舍很團結,彼此都是朋友,度過了一段“蜜月期”。
這可能是剛聚在一起的陌生人都會表現出來的階段,面對陌生的環境和未知的周圍人,每個人都會隱藏靈魂深處的弱點,展現出好的一面。
但隨著時間推移,每個人的本性和本來面目開始暴露出來,人際關係開始變得紛繁複雜,217宿舍由開始的一起行動改變為各自行動,人際關係也開始重組整合。
同在中國長大,每個同學成長的社會環境和小學中學環境有差異但並不大,同學之間的差異主要受原生家庭環境影響形成。
由於家庭環境和經濟條件不一樣,每個同學的人生目標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有明顯差異的。天南海北的六個同學聚在一個宿舍,儘管不可能對彼此的家庭情況很瞭解,但從每個人的穿著打扮、行為方式和日常開銷,還是能大概看出其家庭背景,有的同學更是會在聊天中直接透露其家庭情況。
217宿舍的宋貴福來自公務員家庭,父母是地方幹部,他有很明確的人生目標,那就是“學而優則仕”,以後像他的父母一樣成為一名公務員,走仕途之路,所以他學習很刻苦努力,還參加各種社團活動。
梁辰來自一個大學老師家庭,以後想出國留學,讀研究生讀博士後從事學術研究。
孟京來自北京的富商家庭,是個公子哥,沒有人生目標,從來不上自習,上課以外的時間基本在宿舍待著用筆記本打打遊戲。
董士樂是本地土豪,雖然沒透露過家庭情況,但從其穿的衣服品牌和在食堂吃飯都單點菜的生活方式看,一定家境優渥,他喜歡看書,但讀書的目標不是提高自身素質,而是單純為了逐利掙錢。
於小二來自農村家庭,這從其穿著和日常行為能看出來,他的人生目標是以後找份好工作,討老婆生孩子。
趙山文也來自農村家庭,其他同學能從其穿著和簡樸的生活方式中感受到,他的人生目標可以用“心比天高,受限於命”來形容,一方面有著造福社會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宏偉理想,另一方面受限於經濟條件,又希望以後能找份穩定的好工作,改善一家人的生活條件。
宋貴福在宿舍裡標榜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