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第1/2頁)
微雲煙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原本李治還在猶豫,結果王皇后在一邊說什麼常例,又說什麼火鍋上不得檯面之類,頓時又激發了李治的逆反心理。橫豎你們世家搞出來的膳食就是能上檯面的,咱們皇家搞就上不得檯面?因此,直接否了王皇后的意見,叫膳房更換了選單。如今瞧著下面吃得舒心,李治頓時更覺得還是武昭儀會辦事,不像是皇后,就知道什麼體統。我們老李家坐江山靠的是體統嗎?
哪知道,大好的日子裡,就是有人要搞事,叫人不高興。
第43章
的李悅這邊剛涮了幾片肥牛,正準備開吃,忽然就聽到一個人起身給李治祝酒,然後又說道:「今日此宴,卻是多虧了寧王殿下,寧王殿下年紀雖小,卻是精於易牙之道,實在是難得!」
李悅還沒搞明白怎麼回事,這話聽起來啥問題也沒有,但是李悅抬頭一看,卻見李治臉色已經拉下來了:「崔卿訊息卻是靈通得很呢,竟是知道十五郎精於飲食之道?朕卻是不清楚十五郎還有這般能耐!」
說話的叫做崔挹,這位是博陵崔氏的嫡系,如今是禮部侍郎,崔家當年因為那位旁支族人提醒,囤積了大量鐵料,甚至還趁著別人沒反應過來,對外還收購了一批鐵料,就等著升值賺錢。結果最終全砸在手裡了。崔挹雖說出身名門,才學也算是過人,從小也沒缺過錢財,但是為人貪財喜利,家裡一下子損失了這麼大一筆錢,崔挹覺得簡直跟挖了自個心肝一般,那叫一個輾轉反側,心痛難言。
崔家的鐵料之所以砸在手裡,無非就是因為李悅前腳拿出了馬掌,讓他們以為可以藉機牟利,後腳他們等著升值了,李悅又搞出了新式的冶鐵之法,直接將盤子都砸穿了,除了長孫家因為有個皇帝外甥,不得不捏著鼻子給他們家託了底之外,其他人家差點沒虧得當褲子。不管怎麼算,李悅都是罪魁禍首。崔挹根本不會想,李悅「發明」的馬掌對騎兵有多大的作用,也不去想,新式的冶鐵會帶來多大的變化,他只在乎,李悅搞出來的事情讓自家虧了一大筆錢。要不是崔家家大業大,這次的事情就得傷筋動骨。饒是如此,那個在寧州任職的刺史崔煥好心辦了壞事,在族內很長時間抬不起頭來不說,他那一房該有的份例也要縮減幾年。
這會兒在大宴上,崔挹看著前面吃得美滋滋,一副無憂無慮模樣的李悅,就是火氣上湧,當下就冒了個壞主意,將火鍋的改良發明釦到了李悅頭上。這年頭可不流行什麼「吃貨」人設,講究的是君子遠庖廚,大家吃到好東西稱讚幾句可以,你自個去研究吃東西,就顯得有些掉價。而崔挹拿來跟李悅相比的易牙還是個為了討好君主,將自個兒子煮了給君主吃的貨色。他這話一出,一些人就感受到了他的惡意。
李治自然也不例外,自家的孩子自家喜歡,你們世家難道就不在乎吃喝了?許多膳食方子可都是世家那邊流出來的。結果你們搞這個是底蘊,是風雅,輪到李悅這邊,就是跟易牙一樣了?瞧著李悅一臉不明所以的樣子,李治更是厭惡崔挹的行徑,你一個都要有孫子的人了,居然還跟一個孩子過不去,算什麼東西!
李悅雖說不知道崔挹到底是個什麼打算,他卻是明白,崔挹沒安什麼好心,他乾脆用帕子擦了擦嘴,然後站了起來:「崔侍郎謬讚了,所謂民以食為天,本王年紀小,也做不了什麼為國為民的事情,也只好從這點小道上下功夫,不過,自有了這火鍋,寧州那邊牛羊多賣了三成,卻也算是給朝廷增加了不少賦稅,寧州百姓在牛羊貿易之中也能得利,增加一點進項,算是本王做的一點微末貢獻了!不知崔侍郎作為禮部侍郎,為官多年,可曾有教化之功,盡人臣之責啊!」
李悅直接說了,我研究吃的,那不是為了自己的肚皮,是為了給朝廷給百姓增加收入,禮部司掌的是禮儀,祭祀,貢舉,但問題是,禮儀嘛,之前五經正義裡頭將周禮修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