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大軍行進(六) (第1/2頁)
竹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留下數百士兵和吏目後,大軍再次拔營啟程。 壽縣原本的三萬守軍只剩下一萬八的戰俘,帶這麼多人一起行軍不現實,也不可能讓他們留在壽縣當地,讓他們有機會聚眾起事。 這群人會在簡單的公審後,被分成幾波押送到錢陽和清豐。 其中大機率會有冤假錯案,罪名也可能張冠李戴,但阮響權衡過後認為這是可以承擔的問題,她要給百姓看到的是她肅清混亂的決心和手段。 至於壽縣下轄的村鎮,就只能等消化完壽縣之後再去接手了。 這次打完,估計兩年內很難再發兵。 不過下一次發兵,聲勢會更浩大,可用的人手也會更多。 “阮姐。”陳五妹策馬跟在阮響身側,但並不與阮響平行,而是落後一個馬頭的長度,“再過三十里就是河中縣。” “河中縣一夜就當拿下。”陳五妹信心滿滿,“都不必推出炮來。” 河中縣的城牆年久失修,沒有護城河,也沒有什麼守軍,除非河中縣的縣令和所有百姓一起抵抗,否則只能納頭就拜。 阮響點頭,她雙腿夾著馬腹,上身支起,單手拿著輿圖說:“河中縣不必費心,你看,倘若能速戰速決,拿下河中正慶兩縣,接下來就是太原。” “阮姐的意思……”陳五妹斟酌道,“一鼓作氣,拿下太原後直奔真定府?” “可這樣一來,就怕糧草輜重不夠。”陳五妹,“道路難通,打仗打的就是後勤。” 阮響:“我清楚,就地徵糧也不行,按我的意思,不打,蠶食為上。” “拿下太原後兵力分為小股,以往都是先佔縣城,再吸納村鎮,對真定便先佔據村鎮。” 縣城附近的農田是有限的,一旦她拿下村鎮,縣城裡的人就要餓肚子了。 到時候城內的百姓就會是她的好幫手。 不過這法子有些陰損——城內亂起來,受苦的先是百姓。 陳五妹也想到了這一點,不過她不太在乎,她是帶兵打仗的,只考慮怎麼打勝仗。 治理百姓,優容百姓,那是阮響的事。 “確能輕鬆不少。”陳五妹笑道。 阮響:“還是得讓謝長安去。” 有謝長安在,城內不至於亂得太過。 只是好好一個讀書人,被她用成了間人。 陳五妹哈哈大笑:“這人野心不小,阮姐用他,恐怕他睡覺都要樂出聲。” 阮響也笑。 怪不得皇帝們愛用小人,小人心中沒什麼家國大義,可一旦對他們有利,他們就是最忠誠的刀,甚至百死不悔。 不過,謝長安這樣的人還是越少越好。 看在謝長安有功的份上,她會讓他落地,但這樣的人多起來,她就只能卸磨殺驢,事後清算了。 到了她這個位子,就很難有什麼“有功要賞,有罪要罰”的黑白之分。 只有“應當”和“不應當”之別。 果然如她們預料的那般,剛到河中縣,還未推出小炮,河中縣的縣令就帶著手下官吏出城相迎——壽縣那樣有三萬守軍的大縣都被打了個稀巴爛,又知道錢陽縣和清豐縣的縣令都還活著,不必考慮就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五天後,她們又攻下了正慶。 正慶倒是也有抵抗,不過在城牆被烘爛了一角後也老老實實掛起了降旗。 接下來的太原才是硬仗。 河中正慶都是小縣,原本都沒幾個兵,只用每縣留下兩百兵丁和一百多的吏目,對人手的損失還不算大。 打太原,能用計程車兵還有八千餘人。 太原可比清豐和錢陽加在一起都大,道路也發達得多,雖然這些年因為與遼國的摩擦損失了不少人青壯,逃了不少大族人家。 但也正因如此,讓阮響打下它的難度小了許多。 大軍在距離太原十里的地方紮營,阮響並不急著打,現在的乾糧還算充足,只派出先遣營在附近摸點,繪製更精確的輿圖。 先遣營裡有幾個曾經在衙門任職的師爺,繪製輿圖不在話下,就是年紀大了一些,能進先遣營還是阮響給他們開了後門——不過他們最開始對這個後門怨氣很大。 現在倒是因為待遇和餉銀的上漲乖順多了。 這些中年人和年輕人不同,他們的世界觀已經成形了,無論老師教什麼,他們都會在心裡否定,認為自己掌握的才是世間真理,年輕人一無所知。 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