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大軍行進(三) (第1/2頁)
竹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次隨軍,姜佩蘭幾乎同趙舍吵了三百回合,兩人都在醫院任職,幾乎稱得上是旱澇保收,又有赤腳醫生手冊鑽研,在趙舍看來,隨軍的變數太大,就算能立功,那又如何呢?在醫院立不了功? 可姜佩蘭有自己的想法,她咄咄逼人質問自己的丈夫:“你待在這兒就滿足了?你愛看內科,我不管你!我愛看外科,你也別管我!” “你縫線不如我!”姜佩蘭甚至有些得意,“是你不想去嗎?是你去不了!你縫線歪歪扭扭,大姐看了都得笑你。” 趙舍阻攔不了,只能給她收拾東西,哭哭啼啼的將她送走。 姜佩蘭哭笑不得,以前在老家的時候,她也不知道趙舍這麼怕死,這麼愛哭。 趙舍雖然是個醫生,見慣了生死,卻並未看破紅塵,反而比常人還要怕死,之前還拉著姜佩蘭一起養生,日日泡紅棗枸杞水喝,現在姜佩蘭想到那味道都難受。 以前姜佩蘭不愛女紅,刺繡都不當回事,但自從知道能給傷口縫線後,真下了功夫去鑽研,可醫院裡的病人幾乎都是生病或撞傷,少有需要縫線的,她想精進,光靠豬肉練習可不行。 隨軍就是她精進的機會。 她甚至還希望找出配製麻藥的材料,這樣將來還能給人做開膛手術! 而且戰場嘛,總是不缺死人,自己這邊的人不能解剖,對面的總行吧?她對人體的骨骼構造和血管這些都很有興趣,不瞭解清楚,她如何更進一步? 說不定她以後也能寫書! 她細細給傷口縫線,醫療兵時不時伸手給她擦汗,縫好後姜佩蘭滿足地說:“這是我縫得最好的一次。” 醫療兵羨慕道:“也不知道我什麼時候有這樣的手藝。” 姜佩蘭:“有機會,戰俘說不準也要讓我們治,還怕沒有磨鍊手藝的機會?” 更大逆不道的話姜佩蘭不敢說。 但在她看來,打仗不一定是壞事,要不是打仗,哪來這麼多外傷的傷患給她看,讓她練手? “就是怕線不夠。”姜佩蘭有些發愁。 羊腸線並非是全是羊腸做的,還有不少是牛腸,只不過因為一開始用的羊腸,才這麼統稱。 真絲線倒是易得一些,可要價不菲,且還要拆線,要麻煩許多。 要是能找出更適合縫合的線,能壓低價格就好了。 到時候她能隨便用,學徒也能隨便用。 姜佩蘭走出帳篷,呆愣愣的看著遠方發白日夢。 “姜醫生!”醫療兵在不遠處衝她招手,“快去吃飯吧!” 姜佩蘭連忙去洗手——行軍打仗當然吃不了什麼好的,不過鹽是管夠,吃得不說美味,好歹能吃。 就是幹餅,有條件的時候就用水加醬煮一煮,當糊糊吃。 沒條件就幹啃,啃得牙疼。 肉乾也有,不過也都是弄成肉沫,放到糊糊裡給他們嚐嚐肉味。 要說最美味的,大概就是罐頭了,但也有人吃不慣,覺得帶著一股鐵味,肉罐頭沒幾個,幾乎都是菜罐頭,就怕他們拉不出來。 “今天加的什麼醬?”姜佩蘭去取碗,排著隊打翻。 前頭的人轉身說:“鮮菇醬,裡頭還有油!比昨天的香多了。” 姜佩蘭忍不住皺眉,她自幼不吃菇,人都說菇帶著鮮味,她吃著覺得是腥味,一股重料都藏不住的土腥味,不過現在也不是講究的時候,能吃得有滋有味已經算奢侈。 況且阮姐也跟他們吃的一樣,阮姐都不抱怨,她就更沒有抱怨的立場。 未時就要攻城,軍營內氣氛分外壓抑,哪怕是吃飯的時候也沒什麼人閒談,兵丁們早領了槍,一路上揹著槍爬上鑽下,就是吃飯,也時刻揹著。 就怕槍不見了,戰後要被罰。 罰錢倒是不怕,就怕寫報告,兩行字就能寫完的東西,硬得憋出兩頁來。 吃過飯,姜佩蘭又進了醫療帳篷,幾個傷員都時刻測著體溫。 不過他們現在的降溫藥都是草藥,見效很慢,很多時候得靠病人自己的身體素質,姜佩蘭心裡著急——草藥的種植太難了,炮製也非老手不可。 真要大規模給人治病,還是得找到見效快的法子。 錢錢錢,說到底,什麼都是錢! 草藥的成本太高了,這不是多少人種,多少人炮製的問題。 時間和運輸的成本根本壓不下來。 姜佩蘭以前不在乎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