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大軍行進(一) (第1/2頁)
竹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軍拔營,近萬兵丁踏上征程,比前幾次相比,這一回才是真正的戰事,要以堂堂之兵,勝惶惶之敵。 醫療兵也是第一回派上用場,站在遠處看,這一次行軍浩浩蕩蕩,莫可阻擋。 商人們忙碌幾年,陸續為他們送來了千匹良馬,備好的炸藥包放在牛車上,還未裝填的火炮被兵丁或推或拉。 而這一次,阮響也終於遵守了“規矩”,給壽縣送去了“戰書”。 周昌陳五妹他們為此吵得不可開交,甚至數次吵到她面前讓她斷官司,阮響能怎麼辦?都是她的棟樑,於是只能打著哈哈拉架。 陳五妹認為,兵貴神速,要贏,就不能給敵人反應的機會,兵乃兇器,器行詭道,又不是上古時期,打個仗還要遵守奇怪的禮儀。 周昌則認為打下壽縣只是其一,壽縣是必拿的,但他們如今最重要的是反而是炫耀武力——朝廷若派兵,正好試個深淺,畢竟他們有人有糧,只要沒被立刻擊敗,持久戰是他們佔優。 但朝廷若不派兵,朝廷的虛弱便能天下皆知,那他們前往青州的路就會因此被踏平,大多州縣不會再願意負隅頑抗,他們前進路上能少許多阻力。 五年內拿下青州,如今已經過去了一年多,拿下了青州還要造船,培養海兵船長,周昌能感受到這種緊迫感。 換一個人,他還能勸對方不要心急。 可那是阮姐,阮姐是個意志堅定的人,她能聽勸,但聽得都是她覺得無足輕重的勸,一旦她拿定主意的事,她需要的只是跟隨著。 “你不要急。”阮響勸陳五妹,她指了指周昌,“你說的不錯,周昌說的也不錯,你在攻城,他要攻心。” 阮響笑道:“他不僅要攻心,他是要誅心。” 周昌連忙拱手,阮響擺擺手,示意他不用多禮:“五妹想速戰速決,我明白,戰爭拖得越久,對敵我的消耗也就越多,我們的兵丁比朝廷的珍貴得多。” 這個珍貴不是哪邊的人命更珍貴,而是他們的兵每培養一個,就要花費大筆的錢,不說一年四季的穿戴和日常用品,更不提軍餉,只說他們一天吃的油,幾天吃的肉,就要耗費大筆錢。 而這樣的兵培養起來用時也不短,這次派出去的兵丁,連新兵都得是入伍半年。 但朝廷沒有這方面的憂慮,缺兵了可以就地徵兵,不會挑選,更不必訓練,一次失敗,他們可以立刻組織下一次。 朝廷在乎的比他們少,他們的希望是在不破壞城內居民生活環境下的吸納,朝廷在乎的則是佔據地盤後帶來的控制權。 阮響又說:“你們不必吵,又不是什麼原則性的問題,不過是立場不同。” 周昌是文官,如今雖然沒有明確的官職,地位更類似於阮響的私人幕僚。 陳五妹則是武官,是要為阮響帶兵打仗的將軍。 所在的位子不同,想法自然不同。 本沒有對錯之分。 三人都在帳篷裡,這次出來阮響沒有帶上馬二,她自己出來已經算是有些出格了,再把馬二帶出來,還真就沒了坐鎮的人。 這次要帶去壽縣的吏目們也跟在隊伍的最後方,一路走過去,她們得蒐集附近村鎮的相關資訊,瞭解管理壽縣的各種問題,一旦入城,她們必須能夠立刻開展工作。 這次的行軍也不像以前,打完一地就結束了,按照阮響的預想,是吏目能消耗多久,就打多久。 打完一地,就留下幾百駐軍和吏目。 直到消耗結束為止。 然後再像以前一樣充分消化當地,讓士兵得到休整。 但真正讓阮響有決心這麼做的是充足的吏目數量和他們的質量。 之所以要在錢陽縣和清豐縣花那麼多時間,也是因為她手底下人才不夠,終於把人培養好了,花了那麼多錢,現在才是驗收成果的時候。 阮響站起來:“五妹,你跟我來。” 陳五妹頷首:“是。” 阮響帶著陳五妹走到了臨時紮營的山頭,她毫不在意的一屁股坐到岩石上,笑著朝陳五妹招手:“不必拘束,坐吧。” “阮姐……”陳五妹沒有坐,而是半蹲在阮響身邊,她小心道,“就怕朝廷那邊……” 他們現在羽翼未豐,就算有了火藥和小炮,但畢竟兵丁有限,倘若朝廷真的下定決心剿滅他們,只用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