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五通縣城(七) (第1/2頁)
竹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對五通縣的百姓而言,今夜註定是個不眠夜。 但他們卻並不急躁恐懼,反而還不等新入城的兵丁拿出喇叭,便已經緊閉門窗,等著新的衙門給他們派發身份憑證和戶籍了。 縣令不與“逆賊”往來,但城中的百姓和大戶人家,早就習慣了同錢陽縣打交道,他們能從錢陽縣買來便宜的棉布,便宜的鹽——錢陽縣的百姓也會將鹽屯下來,少少的賣出來一些。 只是不要銅板,要麼給銀子,要麼給金子。 因為錢陽縣的錢莊不兌銅板了,只兌金銀。 五通縣的百姓只能幾戶人家一起湊,湊出銅板換成銀子再去買鹽,於是本與錢陽縣沒有拉扯的百姓,慢慢也就有了拉扯。 尤其謝長安領著人進入五通縣後,百姓私下也傳播著“天兵不日降臨,能叫咱們吃飽肚子”這樣的密語。 和老百姓說什麼,都不如說吃飽肚子管用。 隨著謝長安一起進城的兵丁們沒有聚在一起,而是分散在城內各個角落,甚至不少都扮起了苦力,每日與苦力們同吃同住,只是得一直戴著義髻,十分麻煩,身上又被別的苦力染上了跳蚤。 如今兵丁入城,他們也就不再偽裝,取下義髻,匯入了隊伍當中。 遇見熟人,這些兵丁們還會多說幾句:“不擾民,之前不是跟你們說過嗎?” “你們安心待在屋裡就行,別亂跑,不然我可不會為你們求情。” “啊呀,你又不是地主老爺,你怕什麼?” 百姓們待在屋內,聽著外頭的腳步聲和馬蹄聲,年輕的姑娘抖著手給自己倒了一杯水,她恍惚的抿了一口,直到水順著喉嚨滑下肚中才終於回神。 “娘……”姑娘看向自己坐在床邊的娘,“當兵的不會衝進來吧?” 兵丁在百姓眼裡都是怪物——有時自己這邊的兵比敵人還恐怖,他們照樣會姦淫婦人,虐殺男丁,照樣舉著火把吃喝百姓的血肉。 一旦戰亂,哪有什麼敵我之分。 朝廷甚至常常不給足糧草,這樣兵丁們才會如狼似虎的打下城池。 只要能打下來,朝廷也就對他們燒殺搶掠的行徑睜隻眼閉隻眼了。 歷朝歷代多有此種手段。 對百姓而言,兵和匪是相通的,兵甚至比匪更可怕。 大家族還能結一姓的男丁對抗匪徒草寇,可他們對付不了兵。 老婦人坐在床邊縫補著衣裳,她兩鬢斑白,臉上滿是歲月留下的滄桑痕跡,她手不抖,即便眼睛花了也能以多年的習慣縫補,她輕聲說:“衝進來了,娘就帶著你走。” 她停下縫補,手在枕頭下摸索,那是家中最後一把刀。 她磨了一整天。 姑娘低著頭,她看著蹲在地上的爹。 年邁的男子抬起頭,他衝她笑了笑,露出一口參差不齊的大黃牙:“妮兒莫怕,爹識得幾個兵,他們說了,不擾民哩!” 一家人都不再說話。 朝廷的謊話他們聽得多了,說要打遼人,要徵兵,姑娘的兄弟們都被徵走了。 小弟弟只有十二歲,連刀都拿不動,也走了。 要徵稅,便只能變賣家中的財產,再後來,孃的嫁妝也賣了。 可朝廷沒和遼人打起來。 她的兄弟們卻沒有回來。 朝廷嘴裡,大官人們嘴裡沒有一句真話。 爹日日走街串巷收夜香,娘幫著鄰里們縫補衣裳,一大家子人,如今就剩他們三個掙扎著求生。 她還記得自己幼時的日子,家裡親戚多,爹還幹得動活,兩個哥哥在酒樓幹雜工,娘會繡帕子,一家人的日子多好過啊。 有甜蜜的麥芽糖,有哥哥們從酒樓帶回來的,大官人們沒吃完的燒鵝,有娘給她裁得頭花。 每年她都能得一件新衣裳,不是孃的衣裳改的,是新扯了布做! 如今想來,以前的日子彷彿是假的,從未存在過,只是她的臆想。 她年歲正好,長得也不醜,要想說個好人家也不難。 可她不敢嫁出去,她也走了,爹孃怎麼活呢?怎麼還活得下去呢? 她怕他們沒了牽掛,怕哪一日回來就再見不到這對一輩子沒過過幾天好日子的老夫妻。 這個晚上,無數五通縣的百姓都沒能合上雙眼。 只能一遍遍祈求遠在錢陽縣的阮姐,盼望她能約束好她計程車兵。 士兵們也忙碌了整整一個晚上,縣衙的人全部先關到柴房裡,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