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苧麻 (第1/2頁)
宥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傅憐雪收拾曬穀場的這幾天,嚴松青從一開始的手腳不協調,慢慢地越來越上手,一人一牛開墾出了五畝左右的荒地。 “松青,別再開了……”傅憐雪來到地裡,對錶弟說道:“這幾天我們把田埂弄起來,多了也沒秧來插。” 嚴荷花跟在後面撿石頭,時不時抬起頭滿臉心疼地看著黃金。 “對呀!” 一聽到表姐的話,她趕忙從哥哥手上接過牛繩,牽著它去邊上吃草。 “黃金,這幾天辛苦了,看看你,都累瘦了!” 黃金確實累得不輕,此刻正坑次坑次地喘著粗氣,剛開荒的野地太過結實,時不時還會碰到小石子之類的,能不累才怪。 不過人就輕鬆多了,再也不用一鋤頭一鋤頭,挖得兩手水泡不說,關鍵還是一個快字。 這要靠人力來挖,一個月也難開出來呀! 幾人費了幾天時間,把這一塊大水田,按高低不平分成了三塊,全都壘了田埂。 放水進去之後,傅憐雪讓表弟又把牛趕下田裡,用木耙把大塊大塊的泥胚弄碎,再把泥土攤均勻。 她自己則是不停地往水田裡弄肥料,除了糞便之類的,還有剩下的那幾堆,沒用完的枯枝爛葉,一股腦地全部揚了下去。 就連嚴荷花,都在有空的時候,不停地往裡面摘樹葉,這種大熱的天,把樹葉丟進水裡,加上原本的肥料一發酵,就可以變成肥了。 嚴松青又在擺弄著他的弓箭,看得出來,他是真的很喜歡這柄弓箭,這段時間,只要有空,他就在拉弓,從一開始拉不動,現在可以往外射箭了,只是準頭還不怎麼好。 傅憐雪走到他身邊,告訴他幾個瞄準的技巧後,正想離開,想了想,說道:“松青,水田弄好了,下午你把紅薯地裡的藤苗割下來,放在一邊晾曬好,堆在牛欄隔壁那間屋子,等冬天沒草了,可以給黃金當吃食。” “行!” 嚴松青答應著,手中“咻!咻!咻!”一連射出了三箭,準頭比之前好了一些,他臉上露出一絲笑意。 下午,傅憐雪來到谷外山坡下面的溪水旁,那裡長了好大一片苧麻,也不知道生長多少年了,鬱鬱蔥蔥的,比她還高。 在村子裡也好多人種苧麻,大家都割回家,漚了用來做麻繩。 書上說,也可以用來織布,他們身上穿的麻布,就是這種作物織出來的。 不過織布機可不是一般人家能擁有的,據她所知,傅家村一臺也沒有。 取來根一丈長的竹竿,把苧麻的葉子全部打掉,葉子上面好多小蟲子,她比較害怕這種蟲子,也叫苧麻蟲,過段時間,它們就會變成黃色的蝴蝶,到處飛舞。 再用柴刀把麻桿全部割下來,足足割了三大堆。 倒不用就這麼揹回去,因為裡面的那根麻桿芯沒什麼用,她坐在陰涼下的石頭上,一根一根地把麻皮從麻桿芯上剝離出來。 直到太陽都下山了,她才把這三大捆麻桿給弄完,捆起那一堆麻皮,揹著就回家了。 把院門反鎖好,把麻皮丟在小溪裡,用石頭壓住,讓它們在水裡浸泡個五六天,到時候用竹片把漚爛的青皮刮掉,只留下裡面那些拽不斷漚不爛的麻繩。 放在太陽底下曬上三五天,等以後有時間,搓成一根一根的麻繩,不管是用來做牛繩也好,還是用來串揹簍也行,都結實的不得了。 趁著這幾天稻子還不能收割,三人又開始搭灶臺。 有了紅磚和石灰,比起以前在山洞時,用黃泥和石頭方便多了,搭出來的灶臺還平整排場。 嚴松青也放下了他的弓箭,在旁邊遞磚拌沙灰打下手。 要說最高興的,非嚴荷花莫屬了,這種天氣,在地窖口做飯,那簡直和上刑沒什麼兩樣,特別是中午那頓,不要說幹活,光在那裡站一會兒,就汗流浹背。 花了兩天時間,不光把灶臺搭起來了,傅憐雪還根據書上的圖樣,搭了一個烤爐。 就連衛生間裡,也按一開始設想的那樣,用嚴家村裡正家的大鐵鍋,搭了一個專門燒水洗澡的小灶臺。 現在天氣熱,搭灶臺用的又是紅磚,一個晚上過去,第二天就可以使用了。 吃早食的時候,傅憐雪宣佈:“今天,我們休息一天,中午在新灶房裡,做一頓美食,犒勞犒勞這幾個月的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