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自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正月廿七, 是沈綏前往大理寺報道的日子。她估算好散朝的時間, 便騎馬,帶著忽陀出發了。
目的地,是太極宮南面的皇城。
在大明宮修成之前, 大唐的中央官署大多都在太極宮的南面皇城之中,除卻門下、中書二省例外。此二省乃中樞機構, 就設在緊靠太極殿的南面。東側,設有門下內省、弘文館、史館, 西側設有中書內省、舍人院。這兩處是宰相和皇帝近臣的辦公處所, 以備皇帝隨時顧問和根據皇帝旨意撰寫文書詔令。
在大明宮建成後,門下、中書二省的官署就搬到了大明宮中。唯獨尚書六部、九寺、四監衙署,依舊還留在皇城之中, 並未搬遷。
如今, 興慶宮聽政剛剛開始一年,悲催的門下、中書二省再度搬遷入興慶宮, 尚書六部也移入了大明宮。唯獨九寺、四監風雨不動安如山, 穩穩坐在皇城中。不過這就帶來一個問題,每次中央有詔令下來,傳令宦官都要跑很遠的路,送入各衙署之中。各衙署的文書送入中樞,也需要文書吏跑很遠的路, 實在不方便。
沈綏這日上衙時,就遇到了這樣一位剛剛送完文書回來的小吏。
最初沈綏並不知道此人是誰,她是在朱雀東街靠近崇仁坊的那個十字街口看到了此人。他穿著黑圓領灰底的吏袍, 頭戴軟幞頭,蓄著短髭,瞧著三十來歲年紀。騎著一頭毛驢,毛驢鞍後掛著兩個大書袋。這些小吏地位低下,連馬都不能騎,大多騎驢。所以一看到騎驢送書的人,就知道是官府中的刀筆吏。
就在入朱雀門時,那刀筆吏取了令牌出來給門卒勘驗。沈綏老遠地看到了,他拿著的是御史臺的令牌。沈綏跟著他入朱雀門,進入皇城後,就看到距離城門不遠處,有一位四品官正負手站在那裡,身後站著兩位六品官。
那刀筆吏見了此三人,連忙滾下毛驢,躬身上前向三人行禮。那位四品官居然識得這位刀筆吏,還笑呵呵地與他打了招呼:
“楊四,你這是剛從興慶宮那裡回來罷。”
“正是。”那楊四拱手說道。
“辛苦了,每日這樣奔波。”
“多謝明少卿關懷,小人為朝廷效力,乃是本職,不覺辛苦。”楊四客套道,語氣中總透著幾分疏冷。。
簡單寒暄了一番,那楊四辭別了三個官員,回來牽自己的驢,就看到了身後不遠處牽著高頭大馬、帶著僕從的沈綏,他愣了一下,顯然是沒想到自己身後居然跟著人。不過見到沈綏身上的六品官官袍,他連忙再度施了一禮,便牽著毛驢離去。
他離去後,沈綏上前與那三位官員見禮。
“下官沈綏,見過明少卿。王司直、趙司直,有禮了。”
三位官員與她還禮,為首的明少卿笑呵呵道:
“伯昭兄弟可來了,真是讓吾等一番苦盼呀。”
王、趙兩位司直連連附和。瞧著,倒也不像是官場表面的作態,挺真心實意的。大約在他們心中,沈綏的到來可以稱作是“救星降臨”了。
這三位官員,便都是大理寺的職事官。明,是大理少卿,正四品,相當於部門副長官,是秦臻的副手;王儉、趙子央都與沈綏一般,是六品司直官,分屬相近的轄區。
轄區是什麼概念?這就牽扯到司直這個官類的職能了。大理寺司直,掌出使受理各州府疑案。大理寺是中央司法機構,每年都要收攏各地報上來的疑難案件進行審理,如果確實難以判決,就會派出大理寺司直前往當地蒐證檢理。大唐官制規定大理寺司直為六人,前不久正好有一位老司直因病辭官,歸鄉養老,官位空缺,沈綏便被放到了這個位置上來。
全唐十五個道,統轄三百二十八個府、州。除卻一些高度自治的羈縻府州和大都護府之外,將近三百個府州的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