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三尺長劍升於天子階堂 (第1/19頁)
娛樂精靈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和太史慈心中所想一樣。
孫策也瞬間意識到了不對勁。
太史慈死的時間,實在是太過蹊蹺了。
不過。
除了太史慈的死亡時間。
孫策還從這次盤點中,知道了他自己的確切去世時間。
以自身硬朗的體魄,孫策覺得這應當不是正常的壽終正寢。
他的年紀比太史慈還要小好幾歲。
怎麼可能在建安五年就一命嗚呼了呢?
這其中,恐怕蘊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勾當。
最大的兇手嫌疑,便在江東世家身。
倘若沒有排行榜的出現。
以孫策的性格,恐怕會繼續選擇和江東世家對峙下去。
時間一長。
江東世家肯定會因為受不了巨大的損失。
而想著讓孫策從江東之主的位置下來。
這其中,最好的辦法,便是讓他“原地去世”!
而繼承孫策基業的人選。
要不就是孫策的長子孫紹,一個僅有幾歲的小屁孩。
要不就是孫策的幾個弟弟們。
四弟孫匡,打小就體弱多病,又排在老四這個位置。
因此,繼承基業這種事兒,肯定挨不到他身。
三弟孫翊,被江東諸將譽為“小孫策”。
能力弱於孫策,脾氣卻比孫策還爆。
讓他繼位,簡直作死。
在這樣的情況下。
能穩定住江東局面的人,也就只有孫權。
“如此想來,原來仲謀是這樣繼位的呀。”
孫策心中暗歎道。
隨即,看向孫權的目光,充滿了複雜之色。
太史慈的死亡,如果孫策沒猜錯的話,多少和孫權沾點邊。
畢竟。
咱們腹黑boy孫十萬,可不是什麼大度的人。
按照排行榜的走勢來看。
建安八年那場江夏之戰,孫權損失慘重。
太史慈因為抵禦山越騷亂的緣故,沒能支援太多兵力。
這筆賬,孫權會不會記在太史慈身呢?
這很難說。
再者。
孫策在的時候,太史慈能當一名忠臣。
可要是孫策不在,以太史慈那凌駕於江東諸將之的身份。
即便對錶面孫權服從。
恐怕孫權心裡也不敢對他放鬆警惕!
畢竟。
說一千道一萬。
孫權日後成了江東之主,必須要有屬於自己的一套班底。
太史慈的身份擺在那兒,註定成不了孫權的嫡系。
在太史慈死後,孫權的吃相也有些難看。
屬於太史慈的私兵,孫權全部將其收回。
分給了淩統、陳武、賀齊這些嫡系將領。
當然。
除了孫權自身的懷疑。
太史慈之死,和曹操的書信之間,想必也有一定的關聯。
太史慈的做法,在孫策看來很正常。
但在孫權看來,可就不一定那麼正常了!
曹操公然派人過來挖牆腳。
表面,太史慈把過來挖牆腳的使者趕走了。
但背地裡呢?
太史慈和使者具體說了啥,除了他自己以外,無人可知。
孫權心中本就對太史慈充滿了不信任。
被曹操這麼一搞,孫權心裡又如何能不生出懷疑?
除此以外。
太史慈想要平定荊南四郡。
這究竟是想為了他自己的野心而擴張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