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彤姐兒倒是個明事理的 (第1/2頁)
微光豐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林姝妍坐下後,趙姨娘忙巴巴的介紹了起來,她與國公夫人忙活了幾天,定下了五位人選,分別是韓都尉家的二兒子,黃廷尉家的三兒子,何尚書家的大兒子,王中書家的大兒子,孫大夫家的五兒子。
林姝妍聽完,她與韓都尉家的三姑娘私交不錯,也聽韓三姑娘說起過她這位二哥哥,據說她這位二哥哥相貌人品俱佳,據聞去年剛剛中了舉,學識才能十分不錯,想必日後仕途上也是大有前程。只一點短板便是庶出。
而黃廷尉家的老三,林姝妍不太熟悉,只隱隱約約的知道貌似人品尚可,其他不知。
至於何尚書家的老大,在五人中年齡最大,已經入朝為官,算是仕途相當光明,只是年紀略大了些,據聞是何尚書的夫人挑選兒媳婦十分挑剔,門戶高的攀不上,門戶低的不願意講究,一來二去便把兒子耽誤了下來。
再說王中書家的老大,算是五人中最平庸的,沒有功名傍身,但據說醫術精湛,有個一技之長也不愁什麼了,況且王中書家底頗豐,也算富貴世家,彤姐兒若是嫁過去也不會受苦,況且王中書家規甚嚴,府裡的哥兒從未有過花天酒地的,也從沒聽說過哪個哥兒房裡人雜的,倒算是個好人選。
最後便是孫大夫家的老五,林姝妍的那位大哥哥一起讀過書,年齡與彤姐兒差不多,據說人又機靈,最重要的是長得頗為英俊,一表人才,人也算上進,只是他家人員略微有些複雜,兄弟姐妹眾多,雖這老五是嫡出,只怕嫁過去,妯娌間不好相處。不過聽聞這老五上面兩個哥哥都已娶親,一個娶得康都司家的姑娘,一個娶得宋尚書家的姑娘,林姝妍對這兩個姑娘還算熟悉,都是性情溫和之人,嫁過去應該不會有大問題。
林姝妍結合著自己瞭解的情報把這五人又分析了一遍,趙姨娘聽完只覺得林姝妍這個大嫂子對小妹算盡心,一時間看著林姝妍竟有些感激。
結合著林姝妍的情報,三人又仔細商榷了一下,最後定下韓都尉家的老二和王中書家的老大,自此挑選女婿的工作便告一段落,只剩下兩個決賽圈選手。林姝妍挑眉,淡淡看了眼趙姨娘,如今看來這個趙姨娘倒算是個腳踏實地的,沒有仗著國公爺的喜歡,便起了攀高枝的肖想,給自己姑娘挑的門第雖都不及國公府,但卻也都算清貴人家,生活上也是衣食無憂的。
況且彤姐兒的出身也挺尷尬,雖出身國公府,但卻是庶出,雖然前些日子由國公爺做主,把她記在了國公夫人名下,但這些事兒,誰又不知,誰又不曉,不過是面子上的功夫罷了,真正親生的嫡出和記名的嫡出還是不一樣的,總歸好歹在議親的時候也能體面些。
想必趙姨娘雖表面上風光,內裡也是受了蹉跎的,心裡多少明白,這公門侯府都是看著風光,嫁進來才知道里面的難,況且以彤姐兒的身份,嫁入公門侯府做正室也是不可能的,只能為妾,趙姨娘自己便是妾,雖得寵愛,但規矩擺在這兒,妾和正妻遠沒有可比性,何必讓自己姑娘去受這個罪,更何況哪個好人家的女兒有的選的話,會願意與人去做妾呢?
想到這兒,林姝妍又想到了徐子柔,心裡乾笑兩聲,徐子柔姑且算個異類吧,她也想不通她的選擇,若不算真的與衛子軒已經到了情根深種,難捨難分的地步那便是腦子被驢踢了。可如今見徐子柔這奮發上進的樣子,她還是知道妾的不好的...總而言之一句話,好人家的女兒有做正室的選擇,必不會為妾,見趙姨娘如此為彤姐兒打算,當真應了那句,“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解決完這個問題,三人又坐一起說了些有的沒的,有道是話不投機半句多,這趙姨娘與國公夫人畢竟也不是那種可以手拉手親親密密說私密話的好姐妹關係,說了沒兩句,便說院子還有事兒,就告辭了。
國公夫人近來身子情況又有些下行,林姝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