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 (第1/2頁)
大團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一天康熙召太子太傅們來詢問太子的進度,嚴肅認真的湯斌竟說出了一位嚴師不會說出口的話:「殿下學得太快,臣唯恐殿下慧極必傷,他五歲還未到,只望皇上對殿下寬容一些。」
康熙無辜極了!
他沒有給保成學習壓力,也從未逼迫他學習啊?
難道就因為他每天抽出半個時辰來教導保成,反而害了他嗎?
康熙問胤礽,不如取消每晚的授課,讓他多休息玩耍?
心裡惦記著要長大保護大熊貓的使命,還有未來迎娶美羊羊的動力,胤礽堅定搖了搖頭:「不,兒臣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第27章
養兒子可真不是容易的事,康熙體會到了身為一個父親的煩惱,對身邊近臣訴說起自己受到的「氣」。
四位太傅們太大驚小怪了!
「是太子自己喜愛學習,這是好事,他們倒還覺得是朕在逼迫太子進學。」
康熙嘀嘀咕咕,好似很有怨氣。
南書房近臣高士奇聽他發牢騷,越聽越覺得帝王是在口是心非。
孩子自己愛學習不好嗎?孩子優秀了反過來怪父親給孩子壓力,這是什麼道理?
高士奇學識淵博,作為深受帝王寵幸的近臣,自然能猜測到幾分帝王的心思。
瞧瞧皇上說的,看似是抱怨,其實是不動神色在炫耀太子勤奮好學、學習出眾。
他又一思索帝王給太子找的四位太傅,張英、湯斌、熊賜履、李光地,全都是品德上佳,學富五車的學者,對待學問嚴謹而認真,能讓那四位嚴格、認真、負責的太傅共同來勸說帝王,那皇上是對太子有多嚴格?
高士奇心中一動,不動聲色地勸說康熙,將話說的巧妙而動聽:「皇上指的這四位太傅來教導殿下,是相信他們的為人與品德,那四位也確實是嚴謹進學的大學者,此番他們共同來進言請皇上放鬆太子殿下的學業,這不正說明瞭太傅們對殿下的學習成果非常滿意嗎?」
康熙抱怨的表情微妙收起,果真繞了過來。
也是,要不是對太子滿意,太傅們還能說出那樣的話來?
「整得倒像是朕有多麼苛待太子似的,」康熙憤憤不平,散發出來彆扭的小情緒。
早就知道帝王脾性的高士奇微笑答道:「皇上喜愛殿下,太傅們維護殿下,大家都是在為了太子殿下好,只是其中定是有了什麼誤會,皇上何不去問問殿下想要什麼?」
擠在師傅們與康熙之間,引起這個誤會的關鍵人物是太子,要解開這其中的誤會,當然是太子自己出面最好了。
高士奇委婉地勸說帝王:大家都知道您重視太子,關心太子,可您不能憋在心裡,您要表達出來,這樣太子殿下也能感受到您的父愛,太傅們也不會產生誤會。
他事事都依著保成了,還要怎麼表現?
心裡這樣反駁著,康熙想起了之前拒絕胤礽養小馬駒之事,還真思索上了。
保成想要小馬駒,他沒有允,他還喜歡鑽研琉璃官窯裡的事,要讓他去玩玩,似乎也並非難事。
三藩亂局平復,吳三桂病死,康熙沒了心腹大患,地動產生的災後重建也已經上了正軌。
朝堂大事一了,讓太子去琉璃官窯玩一玩也沒什麼,只需要按上個辦差的名頭罷了。
「既然如此,此番去景山遊獵,朕帶上太子一起去,也好讓大臣們見一見大清皇儲。」
在進入獵場,見朝臣之前,太子在搬入毓慶宮後,需要先在後宮中露過面,因為眾人的眼中,他已經是擁有一座主位宮殿大人物了。
為了彰顯胤礽的身份,在明面上需要走個過場,由康熙帶著以太子之尊,皇孫之禮親自去拜見太皇太后與皇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