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龍鷹仍寫個不停,迎上武曌的眼神,把昨日不便透露有關這方面的事一股腦兒說出來,最後道:「現在《無上智經》已落入法明之手,只要他從中找到破我魔種之法,會立即出手對付我。」
武曌冷笑道:「魔種豈是那麼易破?不過以你現時的魔功,逃跑是綽有餘裕,殺他仍是力有未逮。」
龍鷹笑而不語。
武曌訝道:「你難道有對付他的方法?」
龍鷹道:「這就要走著瞧。」
武曌不悅道:「你心裡有什麼想法?」
龍鷹再次感到與武曌的關係大不如前,以前她總會不自覺地展露情懷,兩人間有種說不出的親切,現在卻是硬邦邦冷冰冰的,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以前如果他可偕人雅三女遠走高飛。他毫不遲疑。現今因曉得中原大禍迫在眉睫,感到責無旁貸,更清楚只有自己才能對付大江聯。至乎聯吐蕃滅突厥,為中土帶來一段好日子。他的想法已徹底改變過來。
龍鷹嘆道:「聖上有什麼不滿小民的地方呢?」
可能是首次有人這樣直接問她,又以這種語調語氣說話,英明神武的女帝聽得怔怔呆了好半晌,柔聲道:「朕對你的愛寵,遠超過任何人,為何你既效忠於朕,但又偏與朕武家的人作對,且心存復闢李唐之念,教朕如何信任你呢?」
龍鷹心中喚娘,武曌這方面的訊息該是從武承嗣處得來,亦即是從被大江聯滲透的刺客組織得來,一下子破壞了他和武曌的關係。如此看。武曌確有立武承嗣為皇儲之心,自己以前全猜錯了。昂然道:「我的想法,和國老的想法如出一轍,聖上既對國老的信任從未改變過,為何竟不信任小民呢?我為的是大周的天下大局。武姓天下還是李姓天下,對我沒有分別。我龍鷹只效忠聖上一人,其它的事我管他的娘。」
武曌出奇地沒有動怒,沉吟片刻,唇角逸出一絲笑意,柔聲道:「對!為何朕對國老擁戴顯兒的事毫不在意,偏是對龍先生同樣的態度大感憤慨?因為朕感到先生等同朕的影子,好該形影相隨。好吧!朕再不怪你,但你可否看在朕的分上,好好的與朕的武氏子弟修好合作?」
龍鷹苦笑道:「從橫空牧野樓船遇襲一事,可知皇宮已被敵人滲透,而最可能隱藏內奸的政治集團,正是魏王的集團。若被我揭發,聖上縱使千萬個不情願,但至少要罷了魏王的相位,否則何以服眾?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和魏王有修好的可能嗎?」
武曌回復從容,淡淡道:「不知者不罪,朕要你小心處理,儘量不牽連魏王。」
龍鷹無奈答應,知很難利用這件事扳倒武承嗣,只好當作順水人情答應了。
武曌道:「暫時來說,對大江聯要採取以靜制動之策,一切待清楚默啜的意向再決定方針。」
又溫和的道:「朕明白龍先生勇武蓋世,不懼任何人,與橫空牧野更成肝膽相照的兄弟朋友,可是正因吐蕃和突厥兩個最強大的外族互相牽制,邊界方能保住安寧。這方面朕自有主張,不用先生勞心。朕尚有事要到武成殿去,恐怕明天才見到先生。」
龍鷹漫不經意的問道:「敢問聖上,小民若帶人雅等到宮外遊玩,會否是一個問題呢?」
武曌想也不想的答道:「她們是你的人,愛帶她們到哪處去便到哪處去,朕絕不干涉。」
午後完成第七篇後,龍鷹匆匆離宮,過天津橋,朝城南去,肯定沒有被人跟蹤後,折往城的東南,專揀人稀的里巷走,若仍有人跟蹤他,絕瞞不過他的魔種。
到了位於長夏門和伊水之東的嘉寧坊,找到他在大江聯臥底宋言志所說的千手觀音寺,遂在廟旁百步許處的數十株百年老槐樹用心檢查,果然於其中一株老槐樹根腳處發現尺許見方的異樣樹皮,揭開後,現出他和宋言志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