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千度李凡貼吧。
「怎麼現在叫李凡的都這麼牛啊!這裡有個童話作家、漫畫創始人李凡也就罷了。怎麼《明天會更好》的詞曲作者也叫李凡啊?」
「是啊。這些媒體也真是的,報導了那麼多也不見關於那個李凡的任何報導。」
「音樂大師嘛,估計年紀已經不小了。早已看透這些虛名,不想被媒體打擾吧。」
「可惜啊,希望李凡大師能夠多創作一些這樣的歌曲出來。說實在的,我現在心裡都還有些不平靜呢。」
「是啊,希望以後還能聽到李凡大師的作品。」
「……」
「哈哈!大師不喜歡被人打擾,我們就不要去打擾了。大家快來看這首詩,『因幕起,因燈亮,因眾人的鼓掌,才發現,我的歌,竟然是,這一劇中的輝煌!』怎麼樣?有沒有被驚艷到?」
「哇!樓上。這首詩是哪裡來的?」
「哈哈!這是我在李凡的微博上看到的。難道李凡先生還會寫詩?」
「這首詩很明顯就是為《明天會更好》寫的。而且,似乎是以詞曲作者的身份寫的。哇靠!難道此李凡就是彼李凡?」
「樓上別扯了,李凡先生才多大?那首歌沒有一定的人生閱歷是不可能寫出來的。這首詩應該是李凡先生自己的感悟。不一定非要是原詞曲作者才可以這樣寫。因為,這首歌屬於李凡大師,也屬於我們每一個人。」
「樓上說的對。不過李凡先生什麼時候又開始寫詩了?」
「應該是一時有感而發吧。不過寫得是真好。我得趕緊去圍觀一下李凡先生的微博。哈哈!」
「走,走,同去,同去!」
「一起,一起!」
……
李凡驚愕的發現,自己把那首詩發表在微博上沒多長的時間。下面居然已經有上百條的回覆了。
「哈哈!李凡先生寫得好。我也有這樣的感覺。」
「樓上臉皮也太厚了。不過,我現在才知道,李凡先生的詩也寫得這麼好。」
「李凡先生,再寫幾首!」
「李凡先生會些古詩嗎?我喜歡古詩。」
「對對對,還是古詩好。比現代詩好多了。李凡先生寫兩首古詩給我們看看。」
「……」
李凡有些哭笑不得,他還真沒有想這麼多。他只是想用這首詩向原作者致敬而已。
不過說到這個世界的詩嘛。李凡還是有所瞭解。
這個世界的詩歌發展歷史也和前世大致相同。
依然是從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的詩歌總集《詩經》開始,戰國時期的楚辭打破了《詩經》的四言形式。從三、四言發展到五、七言。在創作方法上,楚辭吸收了神話的浪漫主義精神,開闢了中國文學浪漫主義的創作道路。
然後是漢代的漢樂府民歌。漢樂府民歌多用五言形式寫成。五言詩是中國古典詩歌的主要形式。在東漢末年,文人五言詩日趨成熟。
到了兩晉時期、南北朝時期,詩歌進一步發展。湧現出許多傑出的詩人,詩歌形式也更加多樣化。而「聲律說」的盛行,則表示詩歌創作開始注意音調和諧。這也是格律詩產生的開端。
到了唐朝,詩歌終於迎來了高度成熟的黃金時代。唐代詩人多如天上繁星,唐詩也是全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再然後,宋詞、元曲、明清詩歌在華國文學史上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直到清末以後,華國的詩歌發展才與前世截然不同。
不過,詩歌發展史雖然相同,但其作品數量和詩人卻有著較大的不用。
比如這個世界的《詩經》裡面收錄的詩歌只有200多首,並不是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