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桐其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霎時心裡一片柔軟,他雖名為東宮伴讀,但並未領職,又是未及束髮東宮勸說:「二郎,若是累了便回廂房休憩一陣,待醒了要劉內侍陪你回建寧侯府。」
卓枝不想走,但她也不願與東宮爭執。
就在這時,一陣紛亂的腳步聲由遠及近。
卓枝順著門向外望去,只見月亮門外進來數十人,大略一看就知都是熟人,東宮詹事府詹事領命前來了。
為首的正是宋秀文和應道奇。
應道奇見書苑亮著燈,率先邁步走來。
見到東宮,他問安:「殿下金安!」
他見到卓枝也在此處,對他微微點頭,而後拾起桌案正中那本書《大昭治水》,摩挲半晌才道:「先鶴道子這本《大昭治水》竟在殿下這裡,這可大好了。」
什麼?
這本書難道是什麼名書不成?她是見它上書大昭二字,才想恐怕是近年大昭水文情況,便將書擺在案上。
宋秀文插話:「有這本書極嘉,只可惜先鶴道子隱居終南山修道,許久沒人聽說過他的蹤跡。」
應道奇說:「殿下將書整理出來了?我等該早日為殿下分憂。」
東宮垂眸看紙張,聞言淡聲說:「多虧了卓二郎連夜忙碌。孤看過了,比孤先擬的單子更要豐富,十分齊全。」他說罷,將紙張遞給應道奇。
瞬間,眾人看她的目光都不同了。
連夜,這樣多的書籍,縱然一目十行連夜看完也不可能,何況整理出單子來。他們自問,沒人做得到,卓二郎絕非尋常人。
因半個時辰後,東宮還要上早朝,因而趁這會,東宮引眾人於崇文館議事。
卓枝無事可做,她不懂治水調兵,運輸糧草這些事。
她站在廊下,一時竟然無事可做。
崇文館裡藍衣男子踱步而出,他見卓枝立在廊下,湊過來問:「某是陳三郎,二郎還記得吧?」
卓枝點頭。
陳三郎是武將世家出身,恐怕此次押運糧草就要用的上他。這會討論治水,他應是和自己一樣,插不上話,所以才溜出來。
陳三郎是個話癆:「先鶴道子知道吧?他可真是個怪人,這些年修道也不知如何?」
卓枝尷尬笑。
陳三郎又說:「他三十歲治水出山,先帝稱他是能吏,贊治水之事無人能超他其右。可惜四十來歲便又入山修道去了他長得奇怪,半邊臉上是白的,另半邊黑,更怪的是他眉心長著顆拇指大小的紅色痣。你說怪相是不是能出奇人?」
半邊臉是白的,拇指大小紅色痣
這相貌怎麼和終南山送她承露的古怪道子相貌這般一樣?
難道說,他就是先鶴道子?
治水大師?
卓枝匆匆告別他。
這事關緊要,她不敢輕易下定論。
以免讓大家空歡喜一場,她留了字,請劉內侍放在寢殿桌案上。畢竟她自上京城快馬趕去終南山再趕回來,一來一去約莫大半天。等東宮回到寢殿休息差不多就是下午,那會此事應該已經確定。
到了那時東宮看了留字,召她進宮,她就能將這事說清楚。
※
與此同時,肅王府燭火亮了一夜。
先是肅王別院無端起大煙,眾人以為肅王幼子胡鬧弄翻了燭火,引起火災。眾侍衛膽戰心驚,衝進去救火,沒想到只是四處起了煙霧,並沒有一星半點子明火。
白忙一場不說,還被肅王幼子狠狠發作一通,因被攪了興致。
京兆尹下屬小官值夜吏,更是早早得了吩咐。尋機前來問詢,好巧不巧,正好碰上燕長齡訓話,燕長齡狼狽相被眾人看了個遍。
燕長齡是肅王幼子,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