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以李蹤之多疑,恐怕只會以為喬海仁是他的人,對其生疑。
更何況,這中間還有個韓蟬,他總覺得,殷嘯之的反常舉動,與韓蟬脫不了幹係。
他靠進椅背,一手支著額側,笑眯眯地看著葉雲亭:「大公子想不明白,是因為將李蹤看得太高了。」他凝著葉雲亭溫聲道:「李蹤可沒有大公子這麼通透聰慧,一點就通。」
「……」葉雲亭被他誇得撇開了眼。
第54章 沖喜第54天 御駕親徵(補)
李鳳岐的說法很快就得到了印證。
李蹤果然沒有採用喬海仁之建議, 而是再命使臣趕赴前線督戰,同時又連下兩道聖旨,命加黎州與陸州儘快出兵馳援。
皂河的陳雲迎到了使臣, 接到了聖旨。只能硬著頭皮繼續迎戰。
他雖然平庸無才,但也不是看不懂形勢的蠢貨。這些日子叛軍在皂河對岸安營紮寨,唯有殷承梧帶領小撥人馬越過結冰的河面, 時不時挑釁一番。這做法不像是要動真格,更像是在戲耍他們。
他隱約覺得其中有些不對, 但使臣送來的聖旨命他務必將叛軍阻擊在皂河,等待援軍趕來。他只能將那點不對勁的猜測拋到了腦後去,在使臣的監視下,點齊人馬主動迎戰。
神策軍第一次主動出擊。陳雲命副將帶人到河邊叫陣。
對岸的殷承梧聽著營外動靜,絲毫未被那副將的叫罵激怒, 他淡淡一笑, 給殷嘯之斟了一杯酒, 沉聲道:「那小皇帝果然沒採納永安王的建議。」
殷嘯之端起酒杯,卻不飲。將酒杯在手中轉了轉:「他做賊心虛,怎還會信永安王的話?」他陰沉一笑, 將杯中酒盡數灑在窗外:「按計行事,我必要取他項上人頭祭你小弟!」
聽他提到平白喪命的小弟, 殷承梧面色也一陣發沉, 他仰頭飲完酒, 將酒杯重重擱在案上,冷聲道:「孩兒這就去迎戰!」
……
雪花紛飛之中,神策軍與殷家軍第一次大規模交戰。殷家軍似有不敵,逐漸往對岸後撤。副將見狀大喜,振臂一呼, 領兵趁勝追擊。
結了厚實冰層的皂河之上,冰面濕滑,時不時還有突起的尖銳冰稜,人甫一站上去,連身體重心都難找到。
副將本想乘勝追擊,但踏上了冰面,才發覺形勢不對。神策軍這些年養尊處優,少有對敵,此時別說在冰面上戰鬥了,在冰面上穩住身體都是難事。反反觀殷承梧一方,他們似早有準備,將某種鋸齒般的圓環往靴子上一套,便一改先前潰勢,步伐穩健、聲勢大漲朝他們殺來——
「中計了!」副將一驚,立刻命旗手傳令撤退。然而兵卒們驚慌之中往後撤退時,卻根本無法控制身體,不少兵卒跑了兩步便滑到在冰面上,其他士兵見狀,只能更加小心翼翼,但如此一來,撤退速度勢必慢了下來。敵軍眨眼間已到眼前。
殷承梧看著狼狽不堪的神策軍,嘴角撇開一絲冷意。他□□向前,揚聲道:「給我殺!一個不留!」
神策軍大敗的戰報傳回上京,滿朝靜默。
下朝之後,李蹤召集幾名重臣在政事堂議事,連避嫌的葉知禮也破例召了去。
李蹤坐於上首,下頭太傅韓蟬,常侍崔僖,中書令葉知禮、門下侍中喬海仁,尚書令魏書青,兵部尚書戚邵等人分坐兩列,均神情肅穆。
「陳雲又敗了。」李蹤朝前傾身,目光掃過幾人,緩緩道:「諸位愛卿可有良策?」
喬海仁首先出言道:「陛下,臣先前所提之法——」
「侍中大人不必再提。」李蹤抬手打斷他的話,不愉道:「叛軍都打到了皂河來,將朕的顏面踩在了腳底下,若是朕一味迴避,不敢應敵,世人該如何看待朕,如何看待北昭皇室?!避而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