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檀道一眸中含淚,叩首道:「陛下聖明。」周珣之也暗自一笑,夾在群臣之中,一口一個仁君,稱頌得皇帝也顏色稍霽,語氣和緩了不少。「都退下吧,安國公留下。」瞥向檀道一的目光卻有些複雜。
「陛下?」群臣退散後,皇帝逕自思量,被周珣之的一聲輕喚驚醒。
「啊,」皇帝放下奏摺,對周珣之笑道:「我是有另外一件事和國公商議——最近太后對納妃一事很上心,總是催促我。如今開春了,大概也要著手辦了。」
周珣之笑道:「這事有太后、皇后做主,禮部辦理,臣是幫不上忙了。」
「唔,」皇帝有點為難地苦笑,「皇后還無子,我只是怕皇后……」
周珣之卻很爽快,「這是喜事。陛下踐位也有幾年了,卻只有一位皇子,還是柔然女子所出,立不得太子,為社稷計,也該廣納後宮,開枝散葉了。」
皇帝鬆口氣,「國公這麼說,我也放心了。」怕他多想,又笑道:「我倒不是覺得皇后霸道,她性情溫順柔婉,只是不大愛說話,做了十多年夫妻了,有時候我還是不知道她心裡在想什麼。」
周珣之只能請罪:「是臣教女無方。」
皇帝搖手,「皇后很好。」不在這事上面浪費唇舌,轉而笑道:「這個檀道一,倒是口若懸河,很能詭辯。」
周珣之含蓄地笑道:「臣倒覺得——他很機敏,是個人才。」
「是機敏。」皇帝目光劃過幽深的大殿,望向外面塌肩拱背的宮婢內侍們,神色又有些莫測了,「只是太機敏了,我反倒不放心,這個人麼,是有些傲氣的。」他回憶著方才檀道一的言談舉止,看向周珣之,「不過剛才聽他一席話,我又覺得,這個人是外銳而內鈍,其實也不失其忠厚。」
「陛下說的是。」周珣之頷首,「他若真是個狡詐傾險的人,撰寫誄文這事,尋個藉口也就推了——臣起初還替他捏把汗。」
皇帝自言自語道:「連元脩這樣昏聵的人,他都尚有一番忠心,難道朕不足以令他臣服?」
「陛下是明君。士之進退,全在於用或不用。用之則為虎,不用則為鼠。物盡其用,才是遵天之道,順地之理。」周珣之的表情意味深長,「陛下能用臣,為什麼不能用他呢?」
「國公說的是。」皇帝被周珣之說動了,緩緩地點著頭。
皇帝的心事,自然透過周珣之的口,傳進了檀道一的耳裡,他數月來繃緊的一根弦,總算稍有鬆弛——然而還是不得閒,皇帝下旨,壽陽公被追封吳王,喪儀過後,又要送至邙山安葬,還沒啟程,元竑的國書送抵洛陽,要請皇帝開恩,將吳王遺體送回故土安葬,皇帝說道:「天氣漸漸暖了,自洛陽到建康,少則也要十天半月,哪能捱得?還是讓吳王早些入土為安吧。」
檀道一奉詔而來,一一領命,「是。」
「還有,」皇帝撂開國書,笑了一笑,「元竑還要請旨,接吳王的家眷回建康。元竑的長女既然已經許了樊家,就不必回去了,至於你和檀氏……」
檀道一呼吸微頓,抬眸看向皇帝。
皇帝卻略過檀氏不提,對檀道一笑道:「你麼,朕正有個喜訊告訴你。」
大約是如周珣之所說,要擢升他,檀道一定了定神,洗耳恭聽:「是。」
「謝羨的女兒,原本太后看中了要讓她入宮的,前些日子她來拜見太后,細陳了她與你從建康到洛陽,數度分分合合,陰差陽錯的各種奇緣,惹得太后也落了淚,朕想到上元那一夜,看她的樣子,對你也算情深義重,索性做個好人,成就你兩人的姻緣吧。」皇帝以往賜婚,多是利益考量,難得談及男女情緣,想到自己做了個貨真價實的媒人,也欣然笑了,「借著這個由頭,朕再給你添一樁喜事——準你降等襲爵,堂堂的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