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你就拿這個考驗百姓? (第1/4頁)
月入六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楊鶴,洪承疇,杜文煥三人騎著戰馬在三千軍卒最前,周圍軍旗飄揚,手下兵卒持著武器列陣而行,不過對比劉振華的天兵民兵隊伍,這些兵卒的腳步倒是顯得有些散亂了。
而且帶甲率很低,只有百分之十左右,大多都只是頂著帽子,身上穿著些紙甲制服,看起來有幾分兵卒的樣子。
大明的精銳兵卒皆是在九邊,楊鶴匆匆調集而來的兵馬皆是‘家丁’,有百分之十左右的披甲率已經是不錯。
明末雖然窮,但是一些軍隊甲冑的錢還是出得起。
眼下崇禎皇帝對於陝北地區的農民軍禍患還並不在意,並沒有重視,楊鶴也認為這些農民軍只是一些‘活不下去無地可耕’的農民而已,帶著些救濟款籌,這些農民軍自然就會投降,就比如在陝北做大的王嘉胤高迎祥和王二。
已經成為了他們的協軍。
等到後面,崇禎六七年的時候,在圍剿農民軍打出威名的盧象升所部,三營六千名騎兵全部佩戴鐵甲,兩營火器步兵營四千人也全部身披綿甲。
只不過這是盧象升東拼西湊籌備而來的,可以說是為了自己的手下軍卒能夠有甲冑費盡了心思。
但是邊軍就不用如此,崇禎八年,入關剿匪的關寧軍祖寬祖大樂部戰績突出,農民軍一見到這支關寧軍即大呼“何處來此鐵帽子軍”,那些關寧軍帶甲率百分之百不說,還有火器和紅衣大炮。
眼下楊鶴的兵卒帶甲率低只是因為楊鶴不願意去費盡心思湊齊這些甲冑,這人在政治方面倒是一把好手,但是對於治理農民軍,他就有些力不從心了,滿腦子都是自己的‘元氣論’怎麼會把用來補充元氣的銀子,用去籌備甲冑呢。
洪承疇臉色有些不好看,因為士兵的帶甲率實在是太低,這些兵卒在他看來都不是‘堪戰之兵’,這樣的兵卒怎麼能夠拉上來打仗呢,若是離了遠了看,和那些農民軍混在一起,外人都認不出來。可惜,官大一級壓死人,他是楊鶴的下屬,洪承疇也沒有辦法說些什麼,只能夠坐在馬上,盯著前面逐漸出現在視野裡面的延川縣城。
彙報中的延川縣城:被加固加高,抹上了不明的灰泥的小縣城。
可是出現在洪承疇眼前的延川縣城卻讓這個在軍事上有著傑出才能的參政睜大了雙眼。
原本應該是一個小縣城的延川此時卻高大的宛如邊關的長城。
灰白色的城牆嚴整,灑落巨大的陰影,這種色調的城牆是洪承疇此生第一次見到。
不僅如此,城牆上似乎還有著一種殺傷力極為驚人的武器,只不過由於距離太遠,洪承疇只能夠看出來那宛如小太陽一樣的反光物。
“這是延川縣城?”
洪承疇心中愕然,想要將那個彙報的軍卒拉下去處死,這哪裡是縣城,哪裡是稍微加高了一些。
簡直就是在陝北的貧瘠之地憑空出現了一座巨大的都城。
當然,規模可能小了些,但是逞強的規模絕對和都城有一拼。
他的上級楊鶴,和另一側的總兵杜文煥在看清楚遠處城牆以後亦是同樣的神情。
“這...此處是延川?”
總兵杜文煥有些不顧形象的喃喃出聲,一路上一來見到的城池哪有眼前的這個延川縣城宏偉,高大的城牆帶來的壓迫感,讓杜文煥感覺若是強攻的話,城牆下會成為他們的噩夢。
那高大的城牆,三千兵卒的屍體堆積起來都上不了那城。
“賊寇竟已此般?”
楊鶴大驚,發虛皆顫,流寇竟然能夠將延川縣城修築的如此高大,簡直就是一座屹立在陝北的都城。
若是被皇上知道了,估計要大發雷霆,在陝北邊鎮之地,九邊之一的延綏之南,竟然不聲不息冒出來了這樣一個高大的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