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囊螢映雪,自強不息 (第1/2頁)
五星造事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送走吳院士後,華安局的工作人員又重新對剛剛的通話影片,進行了一次慢動作回放,全方位仔細分析康馳的每一個動作的和眼神。
而分析的結果,和初步判斷也基本一致:
康馳全程沒有任何‘作弊’行為。
這讓華安局的領導欣喜之餘,又不禁多了份疑惑。
康馳的表現雖然沒什麼問題,但這是不是太巧了?
如果他就在房間裡接電話,那他們還真不好判斷康馳是不是作弊了。
就好像,
他知道有人在附近監視他,故意走出來讓他們看到似的。
“其實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畢竟如果他真像吳院士說的,是那種千年難遇的天才,那以他的智商,從吳院士的電話中猜到了我們的存在,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楊朝輝分析道,
“如果真是這樣,那他發出的友好訊號就很明顯了,我認為只要再觀察一段時間,如果沒有什麼反常舉動的話,基本就可以把他當成高階學者對待了。”
國安局的領導點了點頭:“可以,不過既然吳院士都說他是千年難遇的人才,高階學者的重視等級未免太低了,還是先給個a級吧。”
“另外,我們也要儘可能地在各方面為他掃除阻礙,讓他能夠安心研究矽片製造,萬一……
萬一真被他造出矽片來了,那對我們華國來說,可真是天大的驚喜了!”
而且矽片只是其次,
更重要的是,他們華國能出現這麼一號人物!
要知道,這傢伙三個月前,心思都還只是造塑膠鏡頭,
他對矽片的研究,也才兩個多月。
如果再給他幾年,
是不是晶片都能被他給造出來?
雖然知道這個想法多少有些不切實際,
但華安局的領導心裡,還是忍不住有些期待和激動……
有了華安局的介入,事情的發展突然加快了很多。
第二天,由華國電子學報出版的國家級期刊《電子與電腦》,突然提前了本月的期刊發表,
而在這個月的期刊上,有些罕見地同時刊登了三篇來自同一個人的論文,
更關鍵的是,審稿人還是華國的兩院院士吳利鴻!
訂購了這版期刊的業內人士們,在看到這三篇論文後,都嗅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味道。
倒不是說這三篇論文有多驚豔,
恰恰相反,它實在太普通了。
普通到一眼就能看出它的‘欲語還休’。
加上審稿人還是吳利鴻,這更加重了業內人士的猜測:
國內的矽片製造,即將迎來重大突破!
而這個突破,大機率就是來自這三篇論文的作者:康馳!
於是康馳的名字,突然就在半導體領域變得高頻起來,
所有人都在猜測,這個突然冒出來的牛人究竟是誰……
當然,這時候輿論的影響,主要還是集中在半導體這個小範圍的專業領域。
但緊接其後,一篇來自華國青年報的文章,卻徹底引爆了大眾輿論,
同時也幫半導體的業內人士,解開了康馳的神秘面紗。
《囊螢映雪,自強不息——論華國青年自學能力建設》
這篇文章開頭,以康馳三篇被吳利鴻高度點評的論文作為切入點,逐步揭開了康馳的生平往事。
一個高考失利,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
一個在社會上摸打滾打十幾年,卻依然默默無聞的人;
一個蝸居在城中村出租屋,卻依然勤奮好學的人。
他透過自己的努力,不但先後考取了高階硬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