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二代上新 (第1/2頁)
五星造事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系統直接升級的鏡頭,機身做工和大廠做的塑膠鏡頭都差不多了,以康馳目前的條件顯然是做不出來的。
所以他直接在一代鏡頭的基礎上,稍微改良了結構,讓它能夠適應更加厚實的雙合消色差透鏡就行了。
【物品:大秦光學50 f14鏡頭】
【製造者:康馳】
【物品等級:1】
【經驗:0/100】
【精通點:14】
【物品狀態:改良,可解析】
嗯,粗糙塑膠的做工,賣相還是有點慘……
但其實裡面裝的,已經完全不是一個東西了。
有點拖拉機裝上汽車發動機的感覺。
接下來就是進行拍攝測試。
康馳用改良後的鏡頭,對著幾張測試卡拍了幾張照,然後又換成索霓的50f18拍了幾張用來做對比。
索霓的50f18,在50毫米的人像定焦鏡頭中屬於入門級,價格大約在3200左右;更高階的50f14g鏡頭,則直接來到了兩萬的價位區間……
價格比康馳原本的世界還誇張。
就這樣,索霓釋出新品的時候還經常搞飢餓營銷,說什麼產能不足,其實就是讓使用者加價買,這其實就是和經銷商打配合,讓經銷商能賺更多錢,從而心甘情願地賣力炒作吹噓索霓產品。
其實不止是相機鏡頭,還有汽車、遊戲機之類的,都能被他們炒成理財產品。
比如雷車,曾經加價80萬才能買到……
島國的廠商把這套玩得可謂是出神入化。
不過歸根結底地說,還不是國貨不爭氣。
國產車崛起後,島國車別說是加價了,打骨折不是也擋不住銷量的頹勢嘛。
所以說,打鐵還得自身硬。
康馳把相機裡的照片複製到電腦後,開始仔細分析鏡頭的成像效果,並與索霓50f18拍的進行了對比。
色散控制、影象紫邊控制、中心銳度表現都不錯,基本達到了索霓在50毫米入門級的成像效果。
唯一的額缺點,就是邊緣畫質的銳度衰減比較厲害。
但索霓的50f18足足有5組6塊鏡片用來矯正光線,康馳這隻鏡頭只有1組2片,所以無論是成本還是價效比,兩者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
只能說各有優勢,兩者的使用者也不是同一類人。
康馳現在要做的,就是好好經營和拓展自己的使用者,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效能,用超高的價效比慢慢滲透和改變崇洋派、原廠黨對國產鏡頭的態度。
確認自己的手搓雙合消色差透鏡有效後,康馳開啟了電腦,準備編輯產品資訊,把二代鏡頭給上架了。
結果他剛開啟掏寶,一連串的訂單資訊就彈了出來。
126個訂單?
臥槽!
這什麼情況?
康馳第一反應就是碰上惡意刷單退貨的了。
他這店鋪才開了半個月不到,店裡也只有一款50定焦的商品,因為只是試水,還沒來得及做推廣,所以累計銷量也才五十多。
這一晚上沒上,怎麼就爆單了?
康馳疑惑的開啟了評論區下面的‘問大家’板塊,果然在這裡找到了蛛絲馬跡。
“在小破站看影片過來的,用過的說一下,畫質真的那麼差嗎?”
“玩具而已,談畫質你就輸了!”
“這個是模型嗎?還是惡搞老法師的?”
“真的可以拍,我覺得質感還可以,有點拍立得和復古港風的味道,強烈推薦試一試。”
“牛逼,35塊錢買不到吃虧買不到上當,但能買到可以拍照的塑膠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