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 (第1/2頁)
莫子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總之一出一出又一出的,如今太皇太后逝世經年,那攤上不著調親爹的倒黴女孩兒,也熬到比皇后當年入宮時都要大幾歲的年紀了。
卻還因著庚帖早叫親爹給了人,沒法子光明正大嫁人的緣故,仍陪著她親娘,在嫁妝莊子裡住著。
皇后原是和皇帝商量好了,趁機說起這女子,也好叫勛貴人家多幾分心有慼慼,再仗著命婦們如今不敢叫她不痛快的機會,話趕話的直接降下懿旨,叫那倒黴閨女一併改了姓氏、隨她親娘大歸,由她親娘自立女戶繼承原英國公家業。
至於之後大臣們鬧起來怎麼說?
左右懿旨上又沒明說叫英國公的女兒繼承國公爵位!
那些個男人誰敢想著非要把那烈士功臣之後趕盡殺絕,就先追究當日一併在皇后宮中,一起和皇后嘆息過可憐過,還聽著皇后懿旨卻沒勸阻的各家命婦——
是當孃的,就要問問她是怎麼教的兒子?
竟是教出那等先和親娘唱反調已是不孝,連皇后憐惜功臣孤女都容不得更是不忠不義之徒的罪過。
是做人妻子女兒的,那做男人的不說是不是不忠不孝不義之類,首先既然認為皇后不妥、卻沒能教出個和他一條心先行勸阻皇后懿旨的妻女來,內宅不穩是一定的吧?
既然內宅都管不住,還談什麼輔佐君王呢?
以上還是講理的做法。
要是講理講不過那群老狐狸,皇后還有絕招。
撒潑呀!
你要說我這一國之母連憐惜個功臣孤女都不行,都做得不對,有本事你來母儀天下啊!
這中宮讓給你住呀!
皇后論起演技,是沒有紅鞋子中那些影后厲害。
卻也是個裝得了貴婦、扮得了潑婦的呀!
為了個不爭氣的張延壽就很拼了!
如今為了個比親弟弟還親的宮九,裡頭又還涉及到皇后日後的兒女能不能千秋萬代一統江山的大事,皇后早做足了心理建設,務必一鳴驚人。
結果好容易鋪墊完了,還不等她把高潮唱起來,就有了一出插曲。
你道是什麼插曲?
卻原來,這隻剩下孤女的,並不只有全家都為國捐軀的勛貴而已。
就是書香清貴之家,雖說也講究個紅袖添香的樂趣,正經書香清貴人家卻大多講究個三十無子方才納妾,更有那等無兒無女也寧可過激都不納妾的規矩人家。
雖說再規矩也不能保證男人都沒外心,但要麼叫紅顏一輩子只做個無子的外室,要麼乾脆一年換上一任通房……
總之,因著家規教養,這些人家的男人不拘成不成器,到底女主人還能圖個家裡清淨。
就是如此這般,也就少不了只有女兒、沒得男丁,還又不樂意過繼、或者著實無處過繼的人家。
被提出來做了插曲的,就是那麼一戶女兒倒有三個,偏偏一個男丁也無;五服之內也有近親,偏偏一個好孩子都過繼不來的人家。
那家姓石。
什麼石?
就是當日坑貨皇帝被迫北狩了去的時候,最先提出擁立新帝的那位石太師的後人。
ps石太師參照于謙故事,下面是一千多字的正文,注意檢視喲
pps恭賀新禧!希望新的一年仍能與親親們同行。
石太師其實也是個忠臣,不曾戰死沙場,卻絕對不比戰死沙場的那些少半分忠烈。
只不過他忠誠的並不是具體某位皇帝,甚至不單單只是坐上了皇位的那個人,
而是這王朝,是這百姓,
是那文人的氣節,
是那顆寧可自己遺臭萬年、禍及子孫,也斷不肯給北地賊子絲毫禍害中原機會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