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鍋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37章 見聖人復生具呈條陳 赴酒宴賈母勸慰挽留
武備院靶場。
李惟儉心思電轉,情知今上微服至此,怕是不想讓人揭破身份。當下面上不動聲色,只取了火藥、彈丸來。
略略解說一番,‘李郎中’先填裝了火藥,又用通條搗實,塞入彈丸又搗實,掰開扳機,站定原處端起火銃略略瞄準,正待開火,就見那老太監叫道:“郎中且慢!”
說話間自袖口裡飛快掏出一副墨鏡來,恭恭敬敬奉上:“須得提放著藥子濺傷了眼睛。”
“嗯。”
‘李郎中’應了聲,戴了墨鏡重新瞄準,望山對準二十丈外靶子,倏忽扣動扳機。
嘭——
遠處小吏飛快跑過去觀量了一眼,隨即連連搖動旗號。
“大人正中紅心!”李惟儉在一旁說道。
‘李郎中’放下火銃,隨手摘了墨鏡丟給一旁的老太監,摩挲著槍身道:“果然精準了不少……本官怎麼覺著,較之尋常火銃,此銃射速偏慢了些?”
“大人明見,的確如此。錐形彈丸比尋常彈丸填裝時是稍稍多拋費了些功夫。”
“好好好。”連讚了幾聲,‘李郎中’將那新銃方才放在桌案上,一旁的嚴奉楨便緊忙搶了過去。
老太監面色一變,正要開口呵斥,便被‘李郎中’一個眼神止住。
那‘李郎中’掃量了嚴奉楨與李惟儉二人一眼,面上笑了下,衝著李惟儉略略頷首:“你隨本官走走。”
“是。”
靶場邊兒便是抄手遊廊,政和帝負手前行,李惟儉綴後半步,元春與那老太監遠遠隨在其後。李惟儉略略掃量,便見周遭有青衣漢子隔著十來步伴行左右。
政和帝行了幾步,腳步放緩,開口說道:“新銃不錯,你大伯這幾年可還好?”
李惟儉當即低聲道:“回聖人,大伯年歲漸老,去歲染了風寒,綿延許久方才大愈。”
政和帝腳步一頓,瞥過來一抹讚許目光,笑吟吟道:“李守中此人太過方正,不想族內竟出了你這般的異類。嚴希堯向朕舉薦,說李復生非但實學功底深厚,有造物之才,又兼任事之能。
嚴希堯從不妄言,朕心中實在納罕,這才親來一見。”
李惟儉謙遜道:“少司寇謬讚了,小民比之少司寇還是遠遠不及的。”
“伱這般年歲……才十四?”
“過了秋闈便十四了。”
“那就是十三,這般年歲屬實難得!”頓了頓,政和帝目光看向遠方,那城牆遮蔽了視野,他好好似穿透了千山萬水一般,瞧見了大漠裡那場慘烈的廝殺。
倏忽,政和帝道:“準噶爾實乃朝廷心腹之患!除此之外,西洋諸夷技法日新月異,仗著船堅炮利,彈丸小國竟拓土萬里。朕……實在憂心,我朝若不振作,只怕百年後必被西夷欺辱啊。”
“聖人高見。”李惟儉忍住心中詫異,說道:“然聖人御極之初便有振作之心,十年來苦心孤詣,我大順如今實學造物不遜西夷。以我朝人力、物力,假以時日,必威壓西方諸夷。”
政和帝只是搖頭笑道:“談何容易?十年啊,十年光景,朕才將實學落實了些許。每科八十名實學舉人,得授官職不過是微末小吏。朕欲效行變法事宜,這些許實學舉人又哪裡夠用?
太皇爺果然明見萬里,但要行事,總離不開人才。”頓了頓,政和帝忽而吟誦道:“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太宗之語,所言非虛啊。”
李惟儉聽得那一句詩頓時心中咯噔一聲,險些以為身旁的政和帝也是穿過來的。待聽得後半截話,這才將心重新放在肚子裡。心中愈發納罕,也不知太宗李過到底給此間到底留下了多少非物質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