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於飛87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命商輅起草了安民告示,下旨抓捕所有參加變亂的人員家屬,景帝宣佈了有功人員的賞賜:
進于謙為靖安侯,王驥為靖遠侯,都督張輗為文安伯、張軏為太平伯,範廣為廣安伯,朱驥為廣平伯;均給世券;孫鏜為一品都督,依舊辦事;其他有功校尉,論功行賞。
于謙出班推辭,發自內心的推辭,畢竟這次他什麼都沒做,但是景帝擺手,沒有讓他再說下去。
景帝咳嗽著,支著身子回宮了,于謙突然覺得,景帝夫婦請君入甕,可能真的是不得已而為之。
景帝回宮的時候,孫太后已經得到訊息,匆忙跑過來求情了;比她稍晚一點的是吳太后,知道兒子平定了叛亂,以為兒子之前都是假裝的,大喜過望。
孫太后已經得到訊息,太上皇生死未卜、皇太子已經被廢,兄長孫繼宗死於亂軍,一起參加變亂的弟弟顯宗,還有侄子孫璉、侄婿武忠都被亂箭射殺,四十多個家奴更不用提,基本上沒有留下全屍。
已經八十九歲的母親董氏聞知噩耗,當場就昏厥過去,再也沒有救回來。
但孫家還有人,還有續宗、純宗,和孫子、女婿等一大家子,現在,不分老幼,全部下獄。
除了哭,孫太后實在不知道還能做什麼。
但她不能只哭,還得去求那個昔日怎麼也看不上眼的庶子祁鈺,求他給他哥、給他侄子,給孫家老老小小一條生路。
景帝命人關上門,沒有讓她進來,只是讓人把徐有貞起草的繼位詔書誦讀了一遍。
孫太后閉上眼睛,又癱了下去,放聲大哭。
當天晚上,孫太后在仁壽宮,用一根白綾了結了生命。
景帝聞報,淡淡的揮手,吩咐準備後事。
正月二十日,景帝舉行大朝會,正式冊立嫡次子見澤為皇太子,三天後冊立嫡四子見潤為齊王。
太子為國本,自然冊立禮儀格外隆重。
按照規定,冊立太子,不僅要遣使四出祭告諸神;提前一天,安置好各種用具。
當天清晨,奉天門外旌旗烈烈,儀仗森嚴;文武官員整齊列隊,莊重肅立。太子冕服侍立於奉天門外。皇帝同樣身穿袞冕,乘輿從謹身殿前往奉天殿,一路鼓樂齊鳴。
太子到大殿前丹陛拜位侍立,跪下聽侯冊封的詔書。經過一系列複雜的禮節,到父皇面前接受寶冊。然後出奉天門,乘輿前往文華殿,接受親王宗室的朝賀;而後前往中宮朝謝母后;還要前往武英殿見叔伯兄弟,這回就要行家禮了。然後擇吉前往太廟敬告祖宗。
這還只是大致的環節,冊立的流程更加細緻,光是俯興就不知道多少次。
當太子也是個體力活。
只是現在太子畢竟才四周歲,難以成禮,否則萬一亂說亂動,反而造成不好的政治影響;也不是沒有先例,宣德三年二月,冊封太子,以太子尚幼,乃命正、副使授冊寶於文華門。
但是誰都不敢說,因為那個被冊立的皇太子,就是現在躺在南宮生死不知的太上皇。
既然不能照例,那就重新制定標準。
景帝前往南郊告上帝,詣太廟告皇祖,自北郊及列聖宗廟以下皆遣官。讓內宦抱著太子,迎冊寶於文華殿門,詣皇帝前謝恩,皇后代太子八拜。詣皇后前,內宦代四拜。餘如常儀。
但是汪皇后反對,現在正月,冰天雪地,北風呼嘯,萬一把孩子凍到了,怎麼辦?
景帝點頭,那就另外想辦法。
太子不必出來,讓太監戴荃代替他行禮。
就這麼定了。
冊立齊王的禮節大致相似。
皇帝出宮,自然是鳴鑼開道,鼓樂齊鳴,一眾百姓紛紛伏首叩頭,三呼萬歲。
大家等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