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考文顯然是沒想到陸時這麼年輕,所以一開始錯把辜鴻銘當成了正主。
還好他夠謹慎,先問了門衛。
陸時伸手,
“你好,我是倫敦政經的陸時。”
考文介紹道:“圖書館那邊因為正在做最後的書籍、手稿的分類,工作人員們都忙得腳不沾地,所以由我這個版畫與繪畫部的管理人帶路,希望陸教授多多包涵。”
說完,他又瞄向辜鴻銘、夏目漱石,
陸時剛準備引薦,
沒想到,考文笑著搖頭,
“沒關係的,陸教授。不重要。”
他轉身朝館內走去。
被當面說“不重要”,辜鴻銘有些哭笑不得,也不知道是對方的心態好,還是過於傲慢。
三人跟上考文。
大英博物館佔地面積廣大,館藏甚眾,對外展出的藏品只佔所有藏品的百分之一,可見一斑。
考文一邊走,一邊介紹,同時囑咐陸時在借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護書卷,哪怕只是拓本、抄本,也要儘量小心。
幾人到了閱覽室。
陸時要閱讀的資料屬於明史,在圖書館沒有原本,只有複製本,
考文問過工作人員後,確定不需要動原稿,便放心了,甚至還貼心地告知陸時在哪些書箱、書架裡尋找,
之後,他便找個角落待著,不再打擾。
陸時認真地做筆記。
辜鴻銘在旁邊好奇地看,
他低聲道:“看了這些史料,我才察覺你寫的《萬曆十五年》的新奇之處。”
辜鴻銘擅長文學、經學,史學相對較弱,
如果他也精通史學,便會發現《萬曆十五年》的研究方法是跨學科的,類似《槍炮、病菌與鋼鐵》。
陸時仍在讀書,頭也沒抬,
“嗯,我這麼寫,是從長遠的社會發展來觀察歷史脈動,注重人物與時勢的互動。這一點和傳統的史學專著寫法不同。”
辜鴻銘細細咀嚼這句話。
過了片刻,他說道:“我不是很懂。”
陸時問:“辜老先生讀過《大義覺迷錄》吧?雍正皇帝是怎麼自我評價的?”
辜鴻銘回答:“我不見得能背全,我想想……嗯……‘夙夜孜孜,勤求治理,雖不敢比於古之聖君哲後,然愛養百姓之心,無一時不切於寤寐,無一事不竭其周詳。’”
這背得已經夠全了。
陸時說道:“挑燈熬油、夙夜勤政。效果呢?”
辜鴻銘立即說:“康乾盛世,雍正帝承上啟下,效果是極好的。當然,不可否認,後面糜爛得也很快就是了……”
老先生確實變了,
在討論清朝的時候,能做到儘量客觀。
陸時點點頭,
“萬曆期間也是如此,優秀的官員勵精圖治,哪怕瑣碎到鄉縣的事務也要親力親為,以求扭轉頹風。可最後的結局呢?還是糜爛一片啊。”
這麼說有點兒命中註定的意思。
辜鴻銘恍然大悟,說道:“我就覺得你這本書很有些與眾不同,原來是這樣。”
他之前閱讀《萬曆十五年》,只覺得歷史故事精彩,
可現在回頭看,卻發現裡面是有立論的,且這種立論超脫具體的歷史人物、歷史細節,是對歷史大勢的分析,
正如陸時剛才所說:
“注重人物與時勢的互動。”
辜鴻銘嘆氣,
“邪門。”
陸時不解,
“邪門?伱說什麼邪門?”
辜鴻銘揚了揚下巴,回答道:“你這本書邪門。我仔細想過,覺得讀你這本書的時候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