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牛津、劍橋的兩位離開了,
房間內一片安靜,只有桌上擺著的兩杯還沒放涼的紅茶昭示他們曾經來過。
陸時坐在那兒,單手託著腮凝神沉思。
過了一陣,他抽出紙筆,緩緩寫下了幾個書名:
《冰與火之歌》、
《哈利·波特》
《霍位元人》、
《魔戒》、
……
這些書無疑都能叫好又叫座。
首先,《冰與火之歌》,
這本書有多牛,看看其電視劇《權力的遊戲》在社交媒體上的熱度就知道了。
其次,《哈利·波特》,
這是全世界最暢銷、最有價值的幾個ip之一,在某些語境下,甚至可以把“之一”去掉。
至於《霍位元人》和《魔戒》,那就更不用說了,絕對的奇幻史詩,整個奇幻型別中的扛鼎之作,
祭出這兩本書,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陸時凝視著那幾個名字,
沒人敢打擾他。
就這樣過了兩分鐘,夏目漱石才清清嗓子,湊上前,低聲說道:“陸,你的《羅傑疑案》明明已經完成了,為什麼自廢武……唉……實在是沒必要啊。”
陸時意會,
他知道,夏目漱石是覺得他擅長寫偵探小說,正應該以己之長、攻敵之短,
以奇幻小說作賭,不是自討苦吃嗎?
但陸時也有自己的想法。
他說:“夏目,你覺得那本《羅傑疑案》怎麼樣?”
夏目漱石毫不猶豫,
“開山之作!我可以現在就下定論,《羅傑疑案》必定載入史冊,被後世的懸疑推理小說作家拿出來反覆鑽研、致敬、借鑑,他們都會成為的門徒。”
陸時輕笑,
“後世……嗯,後世。”
夏目漱石說的一點兒不錯,《羅傑疑案》確實是被推理小說作家們奉若神明,
尤其是新本格的誕生地——
日本。
在那裡,敘述性詭計的寫法得到了空前發展。
但這些都是後話。
在《羅傑疑案》誕生之初,受到的質疑非常多,
因為以敘述性詭計為核心的推理小說有其先天性的缺點,
由於詭計重點並不在於案情推理,導致在文字上往往容易平鋪直敘,讀起來稍顯沉悶,讓讀者在結尾前棄書。
所以,這類推理作品到底適不適合在報紙上連載?
這件事本身就要打一個問號。
陸時的解決辦法是模仿東野圭吾的《誰殺了她》,一邊連載、一邊發動讀者積極參與,利用調查問卷,讓大家猜測誰是兇手、詭計如何,這樣可以增加讀者粘性,
但現在看,似乎沒必要了。
陸時已經想好了,《羅傑疑案》不再以連載的形式發刊,而是直接整冊出版。
他說:“《蘇格蘭人報》那邊的連載,我想改發奇幻小說。”
聽陸時這麼說,夏目漱石有些遺憾,
但他知道陸時說一不二的性格,既然已經做出決定,那誰勸都不好使。
夏目漱石順水推舟,
“嗯,這樣也好。”
陸時笑問:“怎麼忽然改口風了?”
夏目漱石撓撓頭,
“你之前講過懸疑小說的通病,《羅傑疑案》也是如此,避免不了某些不合理的地方。”
這是必然的,
任何推理小說都很難做到天衣無縫。
但陸時好奇夏目漱石覺得哪裡不合理,說道:“你說說看。”
夏目漱石尷尬,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