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驚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杜家山。 吳一鉤彎著腰,左手攏起一把稻子,右手已遞過鐮刀,從底部斜向身體猛地一拉,鋒利的鐮刀割斷稻杆,側身,將稻子丟至一旁。 身後,每隔著五步遠就有一堆稻子。 頑劣的吳大寶伸出手,想要從孃親的揹簍裡出來,可惜揹簍一搖晃,吳大寶一個站立不穩,就坐在了揹簍裡。 周氏將揹簍取下來,抱起吳大寶,見吳一鉤皺眉,連忙解釋:“孩子非要找你,在家裡鬧騰個不停,母親讓我帶來。” 吳一鉤直起腰,將鐮刀丟到稻穀堆上,走了過去:“這孩子能折騰,像我小時候,長大了準有力氣。” 周氏翻了個白眼,將孩子交給吳一鉤,抱起一堆稻子,放入揹簍裡:“吳大稱他們說的事,你可有主意了?” 吳一鉤抱起孩子,瞪了一眼周氏:“主意,要什麼主意,不準去!孩子這麼小,你得留家中看孩子!” 周氏擦了擦額頭的汗水:“孩子可以交給娘照顧,吳大稱、吳麻子家的都去縣衙做事,還有吳二孃、大柱他娘……” “我說不準去就是不準去!” 吳一鉤憤怒地喊道。 周氏委屈不已,低著頭不說話,自顧收拾著稻子。 此時,一個年輕人走了過來,摘下蓑笠,抓著蓑笠扇風:“這位大哥,給縣衙裡做差事,有錢有糧拿,為何不去?” 吳一鉤看了看年輕人,又瞥了一眼地頭,那裡站著兩個陌生人,對年輕人冷笑道:“自古以來,咱就沒聽說過給官府做差事既給錢又給糧的,這次縣衙給出如此多好處,擺明了是另有所圖!” “呃,能圖什麼?” 顧正臣皺眉。 棉紡織、揹包產業,是勞動密集型,沒有充足的人力辦不起來。 古代百姓家婦人多會女紅,縫補織造不在話下,召集起來不需要崗前培訓就能直接上崗,這倒是省事。可問題是,召集婦人可能不會那麼順利。 昨日判決之後,馬力找到縣衙,告訴了顧正臣鄉里百姓的一些擔憂,諸如不願婦人拋頭露面,不願婦人居留縣城,擔憂婦人安全等。 顧正臣這才出縣城,至地方上親自問一問,聽一聽百姓擔憂。 作為知縣,站在產業角度考慮問題,自認為做這些產業對百姓好,能給百姓帶來收入收益,可百姓所考慮的點與知縣所考慮的點不一樣。 吳一鉤呸了一口唾沫:“圖什麼老子怎麼知道,但給這麼多好處,絕對沒安好心!” “如此說,若是縣衙只給點糧食,你就放心了?” 顧正臣皺眉。 吳一鉤放下孩子,坐在田壟上:“縣衙裡就沒好人,我家婆娘可不會去。” 顧正臣跟著也坐在了一旁:“縣衙裡之前是沒好人,可現在的縣衙和以前的縣衙不同了,你難道沒聽說,大族郭家都被判了死刑,還有縣衙裡的主簿、縣丞也都判了死刑……難道你信不過顧知縣?” 吳一鉤連忙擺手:“顧知縣是個好官,我信得過,可縣衙裡辦事的都是胥吏衙役,誰能見得著縣太爺?萬一出點事來,誰來負責?” 顧正臣明白了,說到底,這些男人們不是不想讓婦人去縣衙做工,而是擔心自家婆娘受到欺辱。 “如果專門找一個大院,嚴禁男子進入,只女子在院內織造做事,夜間安排女子巡視,這樣一來,能不能放心下來?” 顧正臣撿起一個稻穗,笑著問。 吳一鉤撓頭:“婆娘在家幫襯許多事……” 顧正臣直言:“冬日賦閒,能幫襯多少事,無外乎是洗衣做飯,織造點布,忙至元旦也未必能換多少錢糧,可若是去縣衙做工,說不得過年時可以多添兩個菜,也給孩子與父母置辦一身新衣裳。” “這……” 吳一鉤有些心動,看向周氏。 周氏將揹簍背起,調整了下肩帶:“聽說縣衙裡要招幾百婦人,可不是幾人,你擔心哪裡去了?咱家啥情況你不清楚,就這點地,這點產出,明年又得捱餓。我們少吃兩口沒事,可孩子不行,他還小。” 顧正臣見吳一鉤吃癟,哈哈笑道:“需要糾正下,縣衙要招募的紡織、裁縫婦人不是幾百,而是一千,這一千隻是第一輪招募數量,若是順利的話,還會有第二輪,第三輪招募。” “這麼多?” 吳一鉤、周氏驚訝不已,異口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