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產業升級 (第1/2頁)
烏鴉一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和後世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不同,現在大眾對於消費電子是沒有概念的,沒有一個清晰的定義。
曹永羅同樣如此,他問:“什麼是消費電子?
是不是手機、遊戲機這些?”
周新點頭:“大致是這些,簡單來說涉及到晶片產業鏈的都屬於消費電子。
我打算以我個人的名氣,為這個品牌做背書,打造一款足夠有影響力能夠享受高溢價的消費電子品牌。”
從小見多識廣的曹永羅自然知道這很難,多少華國企業想做品牌,連在國內建立品牌認可度都非常困難,更別提在全球範圍內建立知名度。
“這很有挑戰性,太難了,真的太難了,上面不是沒有想過要做強我們的國產品牌,這中間存在著非常多的現實困境。
之前還叫機械電子工業部的時候,我們就做過調研,要想打造消費電子品牌。
首先是技術差距,我們在技術上和國外的差距太大,很難生產出高品質的產品,或者說良品率不足,成本控制不下去。
其次是華國的消費電子企業在國際市場很難有知名度和聲譽,更別提你還想做有高溢價的消費電子品牌。”曹永羅很誠懇。
周新笑了笑,他很清楚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整個半導體的產業鏈,最終還是需要有產品來支撐起後續的研發和技術迭代。
“我也知道非常困難,海外消費者對國內消費電子品牌的認可度很低。
但是我創辦的消費電子品牌,海外的消費者並不會認為這是華國企業。
我和矽谷的形象高度繫結,消費者在談到這個品牌的時候,會聯想到我,聯想到newpay、ora、riot,這些都是矽谷的企業。
使用者不會把他們和華國聯想到一起。
就像使用者在使用雅虎的時候,會把楊致遠和彎彎聯絡起來嗎?
而且打造具備高溢價的消費電子品牌,我也不會把所有產業鏈條全部放在華國,華國有企業能做,那我會給華國企業機會,讓他們來做這部分。
良品率達不到要求,即便虧本他們也要做下去。
我需要的是有這麼一個品牌,會去倒推華國的電子技術迭代升級。
即便後續華國加入wto了,國外的這些消費電子品牌,放在華國的也是以製造基地為主,而且是技術含量比較低的製造基地。
同時對於產品研發,肯定也會逐漸把產品研發放到華國去,但是這些研發成果是屬於國外的消費電子巨頭們,他們並不會讓華國的企業來負責研發,他們負責貼牌生產。
會這樣做的只有可能是華國人。”
簡單來說,比如三星是消費電子產業鏈的最下游,從晶片、螢幕、射頻、天線、電池、記憶體等等,一系列元件構成。
對於其中利潤高的元件三星會選擇自己做,利潤中等的找高麗企業做,裡面利潤低的才會輪到華國企業。
利潤也就意味著技術含量。
後來華國要搞產業升級,產業升級什麼?就是要往利潤高的環節去走。
這是需要工業化國家發展到某個階段之後才能去想的事情,這種好事國外的消費電子巨頭們壓根輪不到華國企業。
華國企業既沒有這個技術,更沒有這個機會。
只有高溢價的品牌才能支撐起整個供應鏈的技術不斷迭代。
如果經常看研報,但凡看過關於手機供應鏈的研報,都會對其中關於重點公司的部分有非常深的印象。
一直到2019年,華國品牌知名度在國際範圍都獲得了充分認可,但是在手機產業鏈上,華國企業大量集中在外殼、機構件、pcb、顯示屏、晶片封裝和手機組裝領域。
這些都屬於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