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已經演奏完畢準備下場的陸維,再三謝幕仍然平復不了眾人的熱情,在師生們的強烈要求下,陸維不得不再次坐到了鋼琴前面,這一次,陸維演奏的是李斯特根據帕格尼尼的同名小提琴曲改編的練習曲《鍾》。
陸維選擇這曲子,倒不是因為這作品在鋼琴界公認的高難度,而是在上次柯蒂斯為他一個人舉行的入學考試中,演奏過一遍這曲子的陸維,就對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段時間裡,陸維除了日常的練習,演奏最多的曲子就是它了。
而比起上一曲子來,這曲子對於下面的師生們來說,就熟悉得多了,鋼琴專業的老師和學生,都視李斯特的曲子為鋼琴演奏殿堂中的塔尖之作,自然下了大量的功夫,而這即便是在李斯特的作品中,知名度也十分高的《鍾》,幾乎每一名老師和學生都會演奏下,因此,當看到陸維演奏這曲子的時候,雖然剛剛已經知道陸維的水平很出色,但眾人眼中還是不自覺地帶上了一絲挑剔的目光。
這道理很簡單,就像是你熟悉的一門技能,突然看到別人在你的面前展現,當然會不自覺地將自己和他比較,這完全是一種本能。
不過陸維接下來的表現,再度讓眾人有了一個不小的驚赫馬尼諾夫的《第三鋼琴協奏曲》,如同“鏟十噸煤”,而對於這並不很長的《鍾》,也有人風趣地比喻其為“鋼琴演奏中的百米衝刺。”,同“拉三”那種長期巨大消耗體力的曲子不同,這《鍾》雖然只有短短不到四分鐘的時間,但除了一開始那兩個小節的空靈的引子外,接下來就是無止無休的炫技了,可以說在這三分多鐘裡,雙手的十指沒有一個是平靜哪怕一刻的,從頭至尾,雙手都處在一個高的擊鍵運動中。
這樣的一曲子,將其演奏下來,本身就是一種很困難的事情了,而如果想要加上哪怕一點點的音樂表現,那其中的難度更是呈幾何級數地增長。你能夠想像在右手的其他四個手指都在快地做著三十二分音符的跑動的時候,還能夠自如地將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大指的歌唱性旋律上的難度嗎?
正因為如此,才使得雖然能夠演奏這曲子的人雖然多,但它仍然成為檢驗一個人的鋼琴水平的試金石。
陸維的演奏,節奏清晰準確,各部的層次感更是極其明顯,這李斯特的《鍾》,最難的時候三個聲部同時進行著快地跑動,在這樣的情況下,要仍然保持著樂曲的歌唱性和清晰的層次,是極其困難的,不過此刻在陸維的手下,這樣的困難卻彷彿不存在了一般。
在他那令人眼花繚亂的十指動作中,這《鍾》就如同一節奏鮮明且簡單的樂曲般,然而細心聽就會現,那些原本極難的華彩部分,卻仍然被除了演奏主題之外的其他手指,極其完美地演奏了出來,只不過,由於力度表現得恰到好處,使得人們幾乎感覺不到那刻意的炫技,居然是一種渾然天成般的感覺!
“哦,這是我聽到過我,最接近李斯特感覺的《鍾》,這孩子比起上次的入學考試來,對於這曲子的理解進了一大步啊。這樣的水平,就算是俄羅斯的那位鋼琴天才基辛,恐怕也達不到吧。”,聽著陸維的演奏,格拉夫曼心裡暗道。
一曲奏罷,全場掌聲雷動,陸維以他出色的鋼琴技巧,徹底征服了柯蒂斯音樂學院的師生們!(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6章節更多,
正文 第四百二十七章 發展壯大
一曲底將陸維那出色的鋼琴天賦,展現在了這個強手如林的柯蒂斯音樂學院的師生面前,這一刻,無論是從前認識陸維的或是不認識的,都在心裡牢牢地記住了這個來自中國的一年級新生。…》
雖然全場師生們的掌聲依舊熱烈,不過陸維只是再三謝幕,卻並沒有再加演曲目。
再次回到自己座位上時,陸維的四面八方都向他投來了敬佩的目光。那是一種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