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葉紫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宋青書一行五人,個個輕功不凡。
喬峰當先領路, 初時步子邁得極大, 等到眼看快要出了杏林,他方略微緩下腳步, 面上隱約透出幾分茫然的神色來。
雖他剛剛辭別丐幫眾人時將話說得決絕, 也早在得知自己或乃契丹後裔時便做好了離開丐幫的準備,但當這一刻真正來臨, 喬峰方才發覺,這一切遠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容易承擔。
從此以後天大地大,他又能往何處容身?
遼國麼?
率領丐幫與遼國、西夏相抗多年, 看多了遼兵在宋國邊境侵擾邊民燒丨殺丨搶丨掠時的種種暴丨行,喬峰打從心底就無法對這樣的“同胞”產生任何的親近感和認同。
但除去遼國, 如今的宋國,又有哪裡容得下他?
今日以後,他契丹人的身份想必會隨著丐幫幫主之位易主的訊息,而被遍佈宋國上下的丐幫弟子傳遍整個武林吧?
屆時,昔日結交下的好友, 曾經丐幫的舊屬, 行走江湖時有過恩怨的故人……想來, 大概統統都會如今日杏林中絕大多數丐幫弟子所做的那般, 將他視為仇敵,恨不得人人得而誅之吧?
思及此,喬峰不由苦笑出聲。
段譽早就擔心他擔心得表情藏都藏不住了,這下聽了他這聲苦笑, 哪還忍得住話?
當下便道:“大哥,你沒事吧?”
喬峰聞聲回過神來,見身邊四人——就連平日裡最喜怒不形於色的葉孤城都眼帶關切看著自己,心中頓時一暖。
好歹他此刻還不是當真獨自一人,孤立無援。
於是便對段譽安撫一笑,道:“二弟不必憂心,愚兄不過有些意難平罷了。”
段譽聞言恍然。
想想也是。
驟逢如此變故,他這大哥便是再生性豪爽,也不大可能在短短几炷香的功夫裡就收拾好了心情,全當一切未曾發生。
他今日方與大哥結識,兩人更是陰差陽錯之下結拜為了兄弟。
對於這位大哥,段譽還有許多不瞭解的地方。
他此刻與當日在大漠中初遇宋青書、葉孤城二人時相比,性情當真已是沉穩許多,故而聽得喬峰如此回答,也沒有急著出言安慰,而是將目光投向最開始就與喬峰結伴而行,這一整日相處下來,不難看出與喬峰相交甚篤的殷梨亭,希望他能比自己更加適合勸慰喬峰。
殷梨亭迎著他滿含期待的目光,心下卻是著實有些犯難。
實在因為他也不知此刻自己該說些什麼,才能令喬峰感到好受一些。
雖然他也很贊同青書此前在林中擲地有聲的那番仗義直言,心中也慨嘆以那“帶頭大哥”為首的宋國高手三十年前在雁門關外所做之事有失道義公允,但他也好青書也好,都是站在“外人”的角度,以喬峰友人的立場去評價整件事的。
但這件事說到底,並不是喬峰和丐幫、和宋國江湖人之間的矛盾,而是遼人和宋人、一個民族和另一個民族之間的矛盾,是以生存資源為基礎的彼此廝殺和爭奪。
這種矛盾,無解。
殷梨亭是能夠理解此前杏林中諸人心中想法的。
因為在元國,這樣的矛盾也同樣存在。
正因為感同身受,所以他在林中事變的最初,選擇了禮貌地保持沉默。
這是對喬峰的尊重,也是對以丐幫眾人為代表的宋國人的尊重。
但是,當宋國與遼國之間的民族、國家矛盾演變成了宋國武林人士與喬峰之間的個體矛盾的時候,殷梨亭就無法保持絕對的中立了。
他始終認為,遼人也好,宋人也好,蒙人也好,漢人也好,彼此之間的大立場的確是敵對的,是無法相互包容的,但是,殷梨亭願意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