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第1/2頁)
雲風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窗內的母親支離破碎,窗外的孩子們嬉笑玩鬧。
「不可能啦,你肯定聽錯了,要不然就是誤會媽媽的意思,不是什麼你只剩24小時,那會加重你對自我認知的偏離,應該是想忽悠你,這個24小時結束還有24小時。」溫庭侑晃著酒杯讓蠢姐姐聰明點「你想啊,難道24小時過去,你就沒了嗎,根本不可能。」
溫庭筠思考了一下「搞不好真的是這樣。」
「絕對是!」溫庭侑肯定道「媽媽鬼主意最多。」
「她愛你。」溫庭筠反駁他。
溫庭侑哼了一聲「全家她最愛你!」
第27章 小秘密
人活一世,終極問題無非三個, 我是誰, 從哪來, 要去哪。
要想弄清楚後兩者,得先搞清楚『我是誰』,講深了就太複雜,簡而言之一個人確定自己存在的方法無非兩種,一種就是所謂的自我認知, 第二種就是周圍環境給予的認知。
自我認知很好理解, 就是要知道自己是誰,比如溫庭筠, 她很清楚自己是誰, 所以格外確定自己不是誰。不是誰誰的女兒, 不是誰誰的姐妹, 正因為很清楚所以她的愧感才會出現,因為她不是那個人。
環境認知複雜點, 溫庭筠知道自己是溫庭筠, 但周圍的人都說她不是,比如父母, 比如李弘基,這種愧疚感不可避免,溫庭筠也會很混亂。可在周圍的人並不知道她是誰, 如同《家族誕生》的節目組,也如李先稿, 他們認識的就是現在的溫庭筠,那大家自然會把她當現在的溫庭筠,根本沒有另一個人的存在,愧疚?那是什麼,怎麼可能出現。
治療雙重人格的方法挺多的,其中一種就是加強人格周邊環境的認知,在一個新的環境裡,非常有助於人格對自我認知的確定,身邊的人都說她就是她,那此前她到底是誰就不重要了。
這是溫庭侑的方法,所謂人格融合就是不管是人格a還是人格b,只要兩者其中一位確定自我認知,另一個就很可能潛移默化的被融合在一起,也就是所謂的治癒。
但溫庭筠不是雙重人格,她是目前還不能判斷到底是心理學上的病症,還是某種依舊不屬於主流科學,神經學上的轉世重生。所以李淑媛排斥正規的心理醫生,因為正規的心理醫生會用溫庭侑的方法,那樣是最快能讓溫庭筠安定下來,消弭愧疚感的方法。
那這招對溫庭筠有沒有用呢?
有的。
溫庭筠的主要障礙不就是愧疚麼,這份愧疚在溫庭筠遠離身體周邊人際關係時會被降到最低。換個說法,假設當初溫庭筠重生在一個孤兒身上,她自認倒黴安穩生活是最大的可能,絕對不可能出現什麼對身體原主人的愧疚。
嗯……也可以理解為,溫庭筠現在純粹就是矯情,錢不缺,愛不缺,想要的基本得到,對於吃了過於大的餡餅,撐到了的做法。
李淑媛不知道遠離他們是個好方法嗎?知道,比溫庭侑清楚的多,那傢伙真的連半吊子都不算。看了幾本書就認為自己懂行了,他根本不清楚這麼做會造成什麼後果。會讓溫庭筠徹底遠離他們!
這份徹底有多嚴重?就像這個混亂的夜晚,溫庭筠拒絕接近他們,是不是愧疚很難說,但基本可以確定是出於自我保護。保護自己不會受傷,這些家人對她的愛,是某種程度上的傷害,因為她太清楚,他們愛的不是她,這份感情越深刻,越真誠,她被傷的就越深。
只要溫庭筠離開這個家,不出兩個月溫庭筠就能慢慢適應過來,她到達了一個新世界,擁有一個新的人生,別小看人類的適應能力。可她離開了,就不會想回去了,因為他們不是她的家人,他們的存在就證明瞭,所謂新的人生是侵佔了另一個人的,而那個人搞不好什麼時候就能捲土重來。